一、
如果宋朝的课程培训有今天这么繁荣,苏东坡肯定每天忙得四脚朝天,奔波在各个APP上高谈阔论,顺便推广一下自己的公众号。
在他的个人介绍中,赫然写道:
此人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在宰相荆公王安石先生门下,荆公甚重其才。
一个过目不忘的尖子生,一说话就要吟诗,比韩寒还要潇洒,比郭敬明还会挣钱,高晓松给他点赞,你说牛逼不牛逼。
这么牛逼的一个人,自然有点狂。今天在微博上讽刺一下明星,明天在朋友圈里晒一下狗,大家对他只能羡慕嫉妒恨,拿他没有一点办法。
可是别人拿他没办法,有人拿他有办法,而且还是他自己主动找上门去的。
二、
拿他有办法的这个人叫做王安石,就是上面说的“宰相荆公”。王安石实在看不惯苏东坡目中无人的样子,就给他穿了个小鞋,
“密奏天子,言苏东坡才力不及,左迁黄州团练副使。”
可能王安石觉得东京(河南开封,北宋都城)不能有这么牛逼的存在,所以就给天子说苏东坡这个人不行啊,还得降职到黄州团练副使任上锻炼锻炼。天子准了。
苏东坡当然不服了,不过又不能明说,正鼓着腮帮子生气呢,没想到王安石一脸无辜的走来,假惺惺的说道:
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子瞻莫错怪老夫否?
靠!苏东坡心里暗骂道,你个老狐狸,明明就是你搞的鬼,现在还装无辜?
不过苏东坡再狂,也不敢和宰相对着干,就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说道:
晚学生自知才力不及,岂敢怨老太师!
认怂了。王安石得意的一笑道:
子瞻大才,岂有不及!只是到黄州为官,闲暇无事,还要读书博学。
这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在苏东坡的心中掀起了万顷波澜。他脸上的肌肉抽动着,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心中想道:
东坡目穷万卷,力压千人,今日劝他读书博学,还读什么样书?
苏东坡想,你就是要我整个容,我觉得都比这强。虽然我很帅,但是还有进步的空间;读书上还有我不会的?不存在的。
这是赤裸裸的讽刺加挑衅。
三、
在前往黄州的路上,苏东坡不断回想起发生在前几天的一件事。正是这件事,让小肚鸡肠的王安石,把自己发配到了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
什么事呢?
原来前几天,苏东坡到王安石家中做客。王安石还没回来,他就坐在沙发上等。可是左等不到,右等不到,又没有王者荣耀玩,苏东坡百无聊赖,忽然看见桌子上有一方素砚,素砚底下压着一张纸。
苏东坡知道上面是王安石写的诗,好奇心起,拿过来看。只见上面写了两句未完成的诗: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想都没想,就在底下评论了一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为什么这么评论呢?
原来,西风指的是秋风,黄花指的是菊花,
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
菊花并不落,王安石写的“吹落黄花满地金”的场景就不会出现。苏东坡觉得自己好心提醒了他一句,免得他诗写成之后拿出去丢人,没想到倒报复起自己来了!
真是个小心眼的老头儿,苏东坡恨恨想道。
四、
到了黄州之后,光阴似箭,很快就过了一年。这一日苏东坡待在房子里听歌,耳机里传来这样一句歌词:
“菊花残,满地伤……”
菊花一紧,心念一动,摘掉耳机,踱到后院,苏东坡忽然间目瞪口呆,半晌无语:
到得菊花棚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
原来,在黄州这个地方,真的是“吹落黄花满地金!”
五、
苏轼想起自己的那句评论,入选了精选评论,现在更像是一个笑话;
想起了王安石的笑容,自己一直以为那是嫉妒,现在看来是看待一个傻逼的眼神;
想起了王安石的那句“闲暇无事,还要读书博学”……
现在看来,王安石跟天子说自己“才力不及”,真是一语中的;把自己发配到黄州,是让自己亲眼看一看“吹落黄花满地金”,学会谦虚,不要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王安石在苏东坡心中的形象,瞬间从一个睚眦必报的臭老头,变成了一个睿智高妙的精神导师。
后来,王安石爱惜苏东坡的才能,恢复了他翰林学士的职位。
因为一句话没过脑子,苏东坡被惩罚到没有WiFi的地方待了一年。而我们没有苏东坡牛逼,说话再不过脑子,就不怪别人那我们当傻逼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