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司向HR申请了一个项目,叫“英语角”,每周专门为大家培训英语口语。今年做到第二季了,来了两个比较特殊的同事。
其中一个是研发部门的同事。第一次的开幕式结束后,他就对英语角全英的氛围表示无法接受,直言”听不懂“,当场放弃,表示下次不会再来;而另一位同事Billy则与之截然相反。首先,他的年纪已经偏大,儿子女儿都已经工作了,按理说,早就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年龄比较大,要学习起来,可能花费的时间比其他人多,但是收获可能却比其他人少。其次,他的英文基本算是零基础,但是他有着非常认真的态度。他一点没被我们的开营吓到,反而觉得这样很好。考虑到他需要的帮助特别多,我安排了我的助教Karen对他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昨天,Karen对我说,基本已经快要失去耐心了,觉得这样做是”白费力气“,因为讲过的内容,Billy根本记不住,认为他这样的水平,其实已经背离了英语角”帮助大家提高口语“的初衷。
我告诉Karen,这个问题,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回答。从旁观者的角度,也许是的。Billy花费的时间特别多,他告诉我,他每天五点起床就开始听,磨耳朵,进行“大量的输入”训练;他使用我推荐的APP也能每天学2个小时以上。但是,到交作业的时候,他仍然念不好单词,发音错误。从旁人眼里,他付出的努力似乎都是白费力气,他的付出与结果不成正比。
但是我告诉Karen,从教学的角度,他不是白费力气。只不过他因为年纪比较大,脑力跟不上年轻的同事,学起来比别人慢一些罢了。也许收获少一些,但并非完全没有。更为关键的是,他有一颗热忱之心去学习。在他的心里,或许就有着这样的梦想——某一天,他面对国外的同事,或者去到国外出差,能够不再怯懦,不再羞于开口,而是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作为他的老师,我有什么理由去打破他的梦呢?
我们常常说,“笨鸟先飞”。是不是先飞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只“笨鸟“从未放弃过自己,而是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可以飞”。他从未埋怨过苦或者累,每天依旧坚持早起学习。他自己用行动坚守着自己的梦,而我能做的,就是去帮助他,辅导他,告诉他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来守护他的梦。
因此,我告诉Karen,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或大或小。有的人未付出行动,梦自然就破碎了;有的人为之努力,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这个时候,我能帮就帮一把。所以,Billy的情况,只要他自己不退出,我就帮到底;只要他自己坚守他的梦,我就愿意帮助他一起去实现。
毕竟,有哪个老师会放弃自己的学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