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学,弟弟的班主任老师告知家长,下午在学校里,弟弟跟其他两个小同学一起,打了一个同学。希望家长回家详细了解一下情况。姥姥马上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我们。照例,接到老师的问题反馈,我们肯定要先跟孩子核实一下的。
我们家喜欢在饭桌上交流沟通问题。所以,晚饭开始后,我提出了这个情况,要求弟弟说明一下。弟弟支支吾吾、断断续续、模模糊糊地说了个大概,情形是被打的同学给这三个孩子起了外号,下课时间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耍中,他就喊每个人的外号,结果其中一个气不过,动手开始打他,弟弟一看也跟风动手了。我不知道弟弟嘴里的打人程度有多深,不知道能不能算是一个暴力事件,不管怎么样,动手打人这个行为,在家庭饭桌会议上,被其他所有人定义为坏行为。不管原因是什么,动手打人就是不对的。
弟弟对这样的结论好像很不甘心,他坚持对方喊那个难听的外号名字,让他很生气,他生气的时候,肚子里的火龙就会冒出来,所以就忍不住最后打了他。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能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情绪。当弟弟说出火龙时,我明白在那个瞬间,弟弟是真的生气了。看来那个外号真的很不被他接受。
这是第一次接到老师的类似反馈,我处理它的核心是引导孩子明白情绪上来的时候,可以通过讲道理、走开这些方式去处理,而不仅仅是动手攻击那个让你难过的人。先动手不是对的行为。曾经安心老师讲过,孩子的每个问题,都代表了一种需求没被解决,今天他动手这个行为问题,是因为他不想被别人叫难听的名字,他虽然做错了,可是这依然是他成长中的一部分。我的责任是引导他在下一次同样情形下,他能有另一种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成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