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看到一篇文章《中国的教育并不比中国的足球有希望》,这是国内学者、教育家易中天提出的观点。
说的是对目前教育的担忧。文章指出,在望子成龙(动物)、成材(木头)、成器(器具)的当今社会,最该以人为本的学校并不注重对孩子身心的教育,而是一味追求成王败寇、急功近利,你如果得了奖就是好,没有得奖就不行。孩子成为器材的同时,却失去作为成人的培养。
而这样的教育结果,并没有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我们整个国民的素质,也没有更多人获得诺贝尔奖、或者国际上公认的其他奖项。国际对中国人素质的评价没有提高,现实中仍然很多见利忘义的人。
素质教育着重点在对人的培养,而不是表面的先进。我孩子所在幼儿园,标榜“以人为本”,可是老师或者整个园区为了评先进,而要求孩子及家长配合。比如,只是园内的一个欢送会,说好大家一起为毕业的哥哥姐姐送别(并不是比赛),却中途因为个别孩子跟不上舞蹈动作而不让参加。如果真的以人为本,是不是应该注重孩子的参与性,而不是为了让舞蹈好看,去注重表演的难度系数?欢送会是为了表达心意跳给哥哥姐姐看的,不是跳给老师领导看的。这难道不是急功近利的一个表现吗?
更可悲的是,大家都觉得这样很正常,孩子也从小被教育成取悦老师、领导是理所当然的。而忘了内心真正的感受和目的。
在如此浮躁的社会,大家都会做表面文章,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内心的感受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学校的教育能更注重孩子和同学的配合协助、教育孩子面对自己的不足要付出努力、要坚持下去。而不是一刀切,不给孩子机会。当然,比赛另当别论。真希望中国的素质教育能落到实处,从幼儿园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