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赋文起首法

赋文起首法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4-18 08:55 被阅读0次

凝樱子《赋学微义》总结出赋文起首三法:

一,实起法

所谓实起,即起笔开宗明义,多以一、二散句起笔,直接点明主题。此法源于先秦散文,骈赋中常见。此法优点是容易掌握,四平八稳,缺点是稍欠文采。

如唐卢照邻《秋霖赋》:览万物兮,窃独悲此秋霖。……

写作者应多读文言文培养自己的语感,并多写多练习。

二,虚起法

虚起即指起笔之时,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用一些与主题相关联的素材,作引发之笔。或用大过文章主题的元素,从上向下延伸;或用小过主题的元素,自下向上反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素材应在内涵上下工夫,与主题有必然联系,不可拉得太远,宜在两骈之内拉回主题。

如唐王绩《燕赋》;龙星掌岁,凤律移灰。弱条垂柳,残花落梅。莺候暖而初啭,燕排寒而始来。

两骈虚写铺垫后,立即拉回主题。

虚起法常以骈句开始,与实起法用散句不同;虚起不能选用与题目隔意太远的事物或意象;虚起部分不宜太长,一般两骈,最多四骈。

多读历代骈文骈赋以加强骈句语感。

三,破题法

破题法是律赋必用之法,中等骈赋亦常用。此法介于虚实两法之间,既开宗明义,又延伸扩展了主题。

破题常是一骈,用紧句或长句。如唐颜师古《幽兰赋》: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于自然。俪嘉言而擅美,拟贞操以称贤。

破题法最适合命题作赋,要点是要透彻地分析题目。

以上所言,主要针对骈律赋。至于散赋和文赋,多以先交代创作目的为开篇之法,或者采用类似于虚起法开篇的手法,用人物对话方式作引,而后渐渐步入。而骈赋若要交代作赋目的,通常多采用加序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赋文起首法

    凝樱子《赋学微义》总结出赋文起首三法: 一,实起法 所谓实起,即起笔开宗明义,多以一、二散句起笔,直接点明主题。此...

  • 七绝.新年

    (感触赋) 文/菊 雄鸡一唱晓明天, 祥瑞开怀喜迎年; 门弟纳新余有庆, 礼恭膜拜福绵延。 【平水韵】一先.平起首...

  • 七绝二首·咏菊

    原创 文/檬菁 (一) 浓浓秋意映园门,一片金黄对月痕。 缕缕暗香心自醉,赋得傲骨几分魂。 注:平起首句押韵,七文...

  • 七绝 知音

    文/扈国英 高山流水遇知音,谁赋瑶琴乱我心。 一曲离歌千载恨,西楼负了倚栏人。 (新韵 九文 平起首句入韵)

  • 【七绝】立秋

    【七绝】立秋 文/舟亮 夜临清雨赋新愁,淡抹胭脂叶底羞。 忽起凉风描白发,人生几度又逢秋。 (平水韵,平起首句入韵...

  • 【七绝】秋夜又雨

    【七绝】秋夜又雨 文/舟亮 遍寻旧曲赋新词,无奈虫声半入诗。 冷雨着窗偷晓梦,秋风隔夜换青丝。 (平水韵,平起首句...

  • 七绝 无题

    文/扈国英 惊鸿远去落何枝,肠断春江无尽思。 漫忆昔年萧瑟处,新笺每赋怨离诗。 (新韵 十三支 平起首句入韵)

  • 七绝四格(中华新韵)

    (一)平起首句入韵 伊人又赋九张机,触指流年也叹息。 风雅织于莲语染,千钟醉里客迷离。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 幽兰...

  • 学画之技术稿件

    中国画的对立和统一 文/宋彩文 中国画中,南齐谢赫有六法为大纲: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

  • 七绝•不忘登高

    今恰重阳倍忆君,蒹葭玉树荡秋云。 情深不忘登高赋,一路蜿蜒土与尘。 注:中华新韵•九文(平),仄起首句入韵。今日重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赋文起首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hl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