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7日,第十六天
读《苏轼词传》亦师亦友老仙翁
苏轼与欧阳修是一对师徒,在古代的师徒往往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作为每年主考的欧阳修,门生故吏可以说遍天下,但令欧阳修念念不忘的可能只有苏轼了。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亦师亦友。
苏轼三次经过留有欧阳修墨宝的平山堂,写下了这样一首词:
西江月 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平山堂回顾了苏轼与欧阳修交往的点滴:
当年苏轼进京赶考的时候,欧阳修和梅尧臣是主考官,当时苏轼的文章,震惊了两人,但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弟子所作,把它评成了第二名。苏轼及第后,便拜入欧公门下,从此结下了师生之谊。
在众多门生中,苏轼最得恩师之心,欧阳修曾对梅尧臣说:读苏书,不觉出汗,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在欧阳修的眼里,苏轼就是下一代文坛盟主无疑,并预言30年后世人将不再谈论自己。面对后生可畏,欧公非但没有任何忌贤妒能之意,反而公开赞赏,主动“放他一头地”。并且在朝野上多次为贬官,外地的苏轼说情帮助苏轼开脱。
苏轼最后一次与欧阳修见面,10年未见,再次看到老师的真迹(平山堂)的时候,发送出一通感慨。苏轼欲吊“文章太守”。话到嘴边却吞咽了下去,转口歌唱“杨柳清风”,因为他知道“文章太守”的文与道都交付了自己。唯有暗自守持,吊之无益,倒不如歌些“杨柳春风”与恩师解闷。
最理想的师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相知、默契的友人,欧阳修与苏轼恰似这一种。奖掖与推崇不难,难的是被奖掖的名副其实、被推崇的不负人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