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六年(1572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儿,明穆宗朱载垕驾崩了,他的儿子,年仅十岁的朱翊钧登上了皇位,这位朱翊钧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
这件事儿和远在东北的王杲看似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说有,也只能说是新皇帝年幼,王杲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在东北搞事情了。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万历虽小,可他的父亲死前为他安排的辅政大臣当中,却有一个不好惹的大人物——张居正。
万历皇帝继位后,张居正的地位迅速攀升,很快就成了内阁首辅。张首辅为明朝的军事战略制定了“西和东守”的中心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万历元年(1573年),明朝开始在建州附近修筑宽甸六堡。
明朝修建宽甸六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扼住建州女真的咽喉。
此时,不可一世的王杲并没有觉察到危险的降临。明朝修建宽甸六堡的行为甚至使他产生了一丝错觉,他天真的认为明朝这是打算采取防御态势,而不是进攻态势。于是,王杲继续入侵辽阳、沈阳等地,继续残害明朝边将。
王杲大概还不知道,在汉人的军事词典里,有一种防御叫做以攻为守。
万历二年(1574年),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亲提大军,杀奔古勒城,他的目的很简单——血洗古勒城!
张居正辅政期间重用了两员大将,一个是李成梁,一个是戚继光。
这二位,一个驻守东北,一个坐镇东南,南北呼应,拱卫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戚继光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可是提起李成梁,大多人都比较陌生。这是因为,戚继光主要功绩是剿灭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属于抗日行为,容易激起我们的爱国情怀,再加上中学历史课本的宣传,他的名气自然就大了起来。
话虽如此,但在当时的明朝,李成梁的名气可是要比戚继光大得多。李成梁一生戎马,为明朝守卫边疆四十余年,屡立奇功,力压游牧民族各部,为明朝开辟疆土千余里。《明史》评价他:“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要知道,明朝立国二百余年,名将倍出,可唯有李成梁能担得起这二百年来第一人的评价,可见此人是个猛人,而且不是一般的猛。
李总兵之所以迟迟没有对王杲下手,不是因为王杲有多猛,而是他一直把工作重心放在蒙古事务上,压根就没把王杲当回事儿。可是,王杲越闹越凶,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这要是传到张首辅的耳朵里,李总兵面子上实在挂不住,所以李总兵决定暂时先把蒙古那边的事情放一放,先收拾一下小王同志。
平心而论,王杲这个人虽然嚣张跋扈,心狠手辣,但他也是条有骨气的汉子。当李成梁大军压境的时候,王杲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毅然选择了和李总兵正面硬钢。王杲打的很顽强,从十月二日一直坚守到十月十日。无奈双方力量悬殊,而古勒城虽然名为城池,实际上就是一个女真部落的城寨而已。最终,明军攻破古勒城,斩首千余人,王杲狼狈而逃。
逃走后的王杲并没有悔改之意,仍然不停地骚扰明朝边境,结果被明军打得大败。无奈之下,王杲只好投奔海西女真哈达部,结果被哈达首领王台押送给了大明王朝。最后,王杲在北京被施以磔刑。
一代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