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无意中看到一个文友发布的文章,发现上面其中有一个字,不过看了一会,到后面也觉得十分生僻,直到看了解析才懂。记得以前在学校学习时,尚且还能在纸上写写画画,后来离开学校许多年,大字不识几个,想到什么字也习惯用手机去打字,连手写都费力,对于那些生僻字,就更加认不清楚了。
例如古诗词,虽然说本人也能大概照着样子写上几首,然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前上学,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都要求连诗词带解释都要解释通顺明白,但是现在,偶尔冒出来一个古诗词填空,我也是漠然了。因为看不懂其中的意思,所以说只能摸索一个大概,真说出什么意思,具体含义,也不会想要去钻研它。
并且诗歌也是分为“大体”和“小体”,以前我是完全搞不懂,直到现在对于这个我也还是弄不明白。但是有不少专门研究诗词歌赋的老师说的比较清楚,看来这个就是明显的差距啊!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至于文字货币的种类,那就更加多种多样了。像类似于古代的“甲骨文”,将文字写在一些动物的骨甲上,到了后面,又发展流通出来“贝币”,将一些文字刻在贝壳上,以便流通使用。
虽然本人对于研究文字“一窍不通”,不过倒是比较喜欢收藏,手里面也有几枚古代的钱币,从这里面也可以慢慢了解一些古代的思想文化。前不久又得到了一枚“开元通宝”,手里面还有几个明清的,时而拿在手上把玩,沉甸甸的,十分有意思。
从这些钱币里面,大部分保存品相依旧完好,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不知又经过了多少人,多少岁月,诉说着久经考验的沧桑。
曾经我还看到过有一种长的“刀币”,本人没有,不过对此曾经却十分感兴趣。刀币和贝币还有甲骨文一样,样子做的都十分奇特,是一把刀的形状,发行的时间也不长,最为熟知的刀币主要是由西汉时期王莽所铸造,因此也有它自己的铸造风格。正因为此,它的正面也刻上当时的文字,做工相当精致,从另外一个层面也能普遍反映出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当然,个人积累毕竟有限,假如去博物馆里看,或者又是一番不一样的场景。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也要有时间多学习钻研它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8078/feb285a537a466c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8078/f3f7d5e5a8cac1f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28078/300c5462b51b28d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