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7|《军争篇》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7|《军争篇》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3-04-28 23:08 被阅读0次

        一、“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孙子兵法》在《势篇》和《虚实篇》中都提到主动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势篇》中说:“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以利益诱惑敌人,迷惑敌人跟从自己的意愿行动,主动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虚实篇》中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利用虚虚实实的策略,以表面的利益诱惑敌人到达自己希望敌人到达的地方,以敌人害怕的祸患使敌人避开自己不希望敌人到达的地方。这两篇,都是战争开始前,主动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

        《军争篇》中,“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这里,可能就到了两军对阵阶段,这时,如何占有先机,需要把迂回的道路变为近直,把不利形势转换为有利形势。要把这样的原理应用于实际,感觉这好难,就像从错综复杂的迷宫中发现出路,需要非同一般智慧。无论战前谋划还是两军对峙,总之,一定要主动,不能陷入被动。这些,是《始计篇》中“势者,因利而制权也”的体现吧?

      无论何时何种形势,都要主动。  “主动”,觉得这点倒是挺有意义。比如自己就往往比较被动,很少主动。记得女神节李佩老师鼓励大家,就指出不少女性在职场上不主动,埋头苦干,乐于做从属角色,害怕决策惧怕冲突经常妥协。从不主动争取机会展示自己。想想真有道理。看《孙子兵法》这几章,都提到掌握战争主动权,不要陷入被动局面。即使处于不利形势,也不能听之任之,要积极思考把不利形势转化为有利形势。在战争中,在生活中,人生态度都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就像初语群中大家经常说的,承担即成长。主动承担,往往有利于自己的成长。自己有点像蜷缩在壳中的蜗牛。只是意识到缺点并不代表改正缺点,要改变还有从书本到现实的距离。但愿自己能够打破坚壳。

        不过依然觉得“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很难。只是觉得有时候有些人想问题比较复杂,有些人想问题比较简单。想问题比较简单,什么事情就容易。想问题复杂,事情就变得复杂麻烦了。

      倒是觉得有时候迂回曲折的路反而比近路更有意思。就像学习,直接讲解给学生,效率高,看起来更好。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自己学习,获得知识,可能看起来效率低,但学生在“做中学”学习效果更好。只是觉得创设任务情境困难。就像军队指挥官能够从曲折迂回的道路中发现近路,从不利形势中看到有利,需要智慧。

        二、兼顾

          虽然兵贵神速,但也不能不管不顾贸然快进。如果一味求快,丢盔弃甲,放弃辎重,损兵折将,反而丧失了战斗力。“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看到这里,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的教育。能够改变人的应该是教育。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觉得“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学校教育在改变人方面,要比单纯的文艺更有力量。改变可以有不同的方向。教育的初衷肯定是好的方面,如提高人的综合素养。考上一所好的学校,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都可以作为证明。只是不少时候,考学成了唯一的证明。家长以此证明自己的成功,学校以此证明自己的成功。这本没有错,综合素养高的孩子成绩一般不会差。只不过对有些孩子是伤害。每年都会有极端情况出现,这些极端情况中孩子,他们不少就是被伤害的少数孩子吧?

        行走中,不能忘记本来的初心。战争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统筹安排。抢占先机,只是其中已还,不能忘了大目标。就像教育,提高综合素养是最终目标,成绩是衡量之一。追求成绩过程中不能忘了总目标。单纯以成绩看孩子,过分追求与简单放弃,都可能是伤害。

        前行过程中,需要兼顾许多因素。

        这一章中说到:“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

        从事工作,总会有自己的专业素养,工作经验。这些,大概就像战前储备,积蓄战斗力。每天面对工作,还会有新的情况,特别是接手新的班级,已有的储备应对的是旧的情况,面对新的情况,需要新的了解,依据情况,适当调整。

        从大的方面来说,如新课标的变化、新要求,政策方针的导向。自己以前对课标就不够重视。这次新课标,细细看,有许多新发现。从中观层面说,每年中招考试,除了关注本省试题,还应该关注其他省份试题。从小的方面来讲,学校的管理,与自己息息相关。有时候,忽视学校管理中的一些小问题,会给自己带来大麻烦。学生现状,特别是学生家长情况,更是与自己的教育效果直接相关。

        对学生,不需要“以诈立”,有时候,也可以用点小心思,“以利动”,引导他们到“学习”的“彀”中。虽然说,理想的课堂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探求知识本来就有人生最神圣最伟大的快乐,本身就足以吸引学生,不需要外在的手段。可是在没有到达“道”的层面时,也不妨借助“术”。外在的“利”的激励也必不可少。

        看来,润物无声的教育与惊天动地的行军打仗一样,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有些看起来好像不相关的因素,也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整与一

        征战,需统筹兼顾。指挥者从全局考虑部署。每个士兵,只能是其中之一。虽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到这时,一个人真的只能是一个棋子。这个棋子只知道自己的任务,不见得也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全局部署。这时,唯有服从,所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样,军队才可能是一个整体,调度起来才能像一个人那样运动自如。“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小到学校管理,也许同样。学校会有各种管理制度,决策层制定管理制度的角度,与下面教职工看待管理制度的角度不同。这时,管理者是从全局出发,员工往往从自身角度看,对管理制度的理解也就不同。如果能从对方角度看看,也许就多点理解。如果大家步调一致,那该多好。

      军纪严明的部队令人肃然起敬。学校同样需要有纪律,是否也需要军事化管理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也能看到不同学校各得其所。至于学生最终走向社会之后的成与败,需要时间检验。

        我们这里有一所小有名气的学校,学习衡水的方法。课间操站队,读,跑操铃响,手握书,进入跑道跑步,绕操场跑圈后,进入操场准备做操,展开书,读,广播体操号角响,“啪”,书齐刷刷放于身边地上,开始做操。确实蔚为壮观。

        广播体操号角响的一瞬间,“啪”,学生弯腰放书,整齐划一。观者掌声雷动,不知为什么,自己竟然非常不合时宜地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眼睛一酸,热热的。

        我们需要团结一致,我们需要制度纪律,我们需要整齐划一,我们需要方圆规矩。我们又怎么保持个性独立,精神自由?“整”与“一”怎么协调统一?

        四、“心境”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看这段文字,想起“境由心造”。《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三鼓之后才击鼓进军,大败齐军。因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按常理出牌,营造有利于自己的“境”。其实,在教室里,教室的“境”,也可以由老师营造。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教室里,往往会有学生故意做些事情,吸引眼球。这时,能不能保持冷静就非常重要。被学生激怒,自乱心性,效果肯定不好。这时,心一定要静,冷静处理,才能不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这学期,班里有不止一个学生和老师发生冲突。感觉有的学生真的有点是有意为之。老师不要忘了批评学生的初心是什么。能够静心冷静理智看待学生的表现,也许就不会乱了心性。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教室里的孩子,正是精力旺盛时期,如果天天让孩子拘在教室里。精力过剩的孩子捅个篓子也很正常的。给孩子释放精力的时机,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好一点。“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这是教室里调整“战斗力”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读书笔记7|《军争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nw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