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今晚上线
请关注官网 press.one
下面我将以时间为线索,从项目诞生之初的到现在的进展状态,整合各处文章,管中窥豹,简要介绍一下“她”。
互联网基本作用
互联网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联接(也称作“连接”),把人和人连接起来,于是有了社交产品;把人和资讯消息连接起来,于是有了新闻类产品;把人和商家货物连接起来,于是有了电商类产品。只不过随着终端产品的演进需求,出现了移动互联网,这些互联网服务产品也发生了形态的改变,由一些网站和桌面端软件变成了移动终端 APP 。
而人们使用互联网最频繁的功能就是接受或者发起分享相关内容(也就是内容分发),内容从发出点到达目的地,完成交流,这个交流可以是朋友之间的、也可以是商品买方卖方之间的、还可以是文字音乐电影等内容创造者和获取者之间的。其实这些就是日常生活里体验到的互联网实际使用的功能模块。此外,日常接触不多的云计算、云存储本质上也是一种连接,把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连接给消费者。
现在的互联网怎么了
最近一年左右,不止一个著名人物谈起现在的互联网已经完全错了这个看法。
互联网原本设计出来是为了互联--我和你之间传输数据资料,早期也确实如此,大家自己动手,建立各种各样的小网络,完成互联互通需求。
现在的连接方式越来越集中,用户购买网络接入运营商(联通电信等商家)的服务,接入之后去访问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中心服务器。虽然也能做到我和你之间传输数据资料,但是中间多了一个中心服务器,我传输给服务器,然后你再从服务器获取。也就是说,原本独立自主的连接被一个或者多个中间物控制,而且用户现在越来越离不开这种控制,再经过一系列商业竞争和吞并,最后提供某种特定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就更少了,人们使用的互联网服务越来越集中在某几个特定中间物手里。想想自己手机里使用频率最高的几款服务 APP ,就能深刻理解,无论国内外,都是寡头在提供相应服务。可以说,互联网越来越中心化了
互联网中心化之后,用户的利益一定是不断被侵犯的。比如“根据法律法规”删帖这种原本需要动用法律才能拥有的权利,现在被下放到了企业手里;比如用户创造出来的原本不属于企业的数据,被企业任意处置。在这个时代,企业的权利越来越大,用户拥有的权利反而越来越少。想想云盘被封、购买的数字资产下架、隐私数据泄漏、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创造的数据用户自己无法获取处理等等各种荒唐的现象。互联网已经被几家大公司垄断了。
现阶段互联网的内容分发模式
互联网是最大的出版机构,只不过跟传统出版社一样,没用户什么事儿,用户只不过总是被称为上帝而已。作者实际上也没什么事,只是在这些公司的平台下面稍微喝点粥而已。
读者和作者是被割裂开的,没有直接的情感联系和利益关系,由出版商这个中间物来做担保工作、提供信用保障(就像商家和买家需要淘宝作为中间环节来提供保障),实际上,从运转效率、投入产出利益分配等方面考虑完全没有必要增加一个环节。
PressOne 是什么&将要做什么
追溯到 2013 年,笑来老师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出版发行想做一些改变,PressOne 项目的雏形开始确立(这也是为什么项目选用单词Press做名字)。
我尝试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去颠覆版权固有的出版发行的方式。花了很多钱和精力,但是受挫了,只能暂时放弃。
后来经过几年的思考和研究,理清项目的设计原则和系统功能实现方式之后,在 2017 年 7 月份生日那天,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笑来老师正式对外发布 PressOne 项目。后来,后来我们也都知道融资被退回,但是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仍旧“该干嘛就干嘛”,最终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Serendipity ”。
一路下来,这个项目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多的演化。比如,底层链,将基于 mixin 无转账手续费的基础链,内容加密协议将使用即将发布的 ToSky 协议,甚至,连最终的表现层可能都会变。
经过一系列思考改进,现在的 PressOne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平台,是一个专注于内容分发功能的公链。内容不仅是之前考虑的出版物,更有音乐、电影、博客、论坛、新闻资讯等各种形式。更重要的是项目的设计理念有了巨大的变化,把该去中心化的部分去中心化,该中心化的部分依旧保持中心化,把一个大的东西分开为几个层面来看待处理。内容生产还是创作者来提供,内容存储由其他实体组织(侧链)负责,内容的版权确认也由生态组织负责。PressOne 负责的只是内容的流通、内容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分配,也就是说:内容流通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的确定、开发、使用才是PressOne 项目的核心。
在传统的出版发行方式中,作者就负责生产内容,出版发行就交给出版社负责。但是在 PressOne 上,出版方和作者是一个角色。作者在发布内容的时候,会加上智能合约,这个智能合约来决定接下来的内容参与者会支付什么费用,评价转发之后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分配。所以这个世界就两个角色,生产者和使用者。
之前有人把 PressOne 比作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今日头条”,或者是锚定为现在的阿里巴巴、亚马逊、谷歌等公司,现在看来他们远远低估了 PressOne 的可延展性和通用性。在我看来,PressOne 将会是区块链时代内容分发的一种协议。(就像国际上各种组织制定协议一样,例如 WTO ,因为我们不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话语权或者发明创造能力有限,不得不采用这种协议完成相关功能。)
到这里你会问,除了相较传统分发模式去掉中间环节、保证利益分配等改进功能之外,为什么我一个独立组织或个体要采用 PressOne 的利益分配思想和分发体系完成内容分发呢,这不也是寡头吗?确实,这个世界还可以有其他去中心化项目也提供一样的功能并且完成了开发,这里就是商业竞争的内容了。现阶段 PressOne 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仅此一份,天下独有。想想 PressOne 的运营团队和开发团队,再想想互联网时代独一份的谷歌搜索引擎、维基百科,这个世界就是强者恒强。而且,这个寡头并不是要侵犯用户利益,相反是给作者和用户营造一个更和谐的平台。
你还会问,这个东西不用去中心化也可以实现啊,现在巨头们都很注重版权,也会购买很多内容独家完成分发。但是问题就在于,巨头们分发的你才能看得到,巨头有一天生气了罢工怎么办?巨头有一天被恶汉打击了怎么办?这里采用去中心化,其实是为了把项目的设计理念和功能落地实现,使用的实际是去中心化领域里的加密算法、里边的哈希值记录、签署电子合约确立订阅购买关系等,用这些技术确实解决一些痛点(当然我自己学出来的并不是全部)并不是为了搭上去中心化的东风胡编乱造。
设想一下,未来区块链世界里很多应用在分发自家内容的时候,都采用 PressOne 的协议规则,都以它为基础构建自家内容分发体系,就像当年互联网时代的 www 协议、http 协议。(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呼为一个公链,它这里可以有很多接口,供方方面面的内容种类、供不同应用小公司小组织接入体系完成内容分发)
乐观的看, PressOne 将替代互联网来承担内容分发功能,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基于它会生长出参天大树、也能建设出亭台楼宇。
引用备注
- 现阶段互联网的问题,主要思想来源于霍炬前辈的文章:互联网完蛋了,已经
- 现阶段内容分发模式,主要思想来源于霍炬文章中提及项目时贴出的与笑来老师的讨论截图,文章链接如下:李笑来,那个一顿饭点8条鲈鱼的人
- PressOne 的项目思想,来源于笑来老师2017年7月份介绍项目的一节公开课以及最近的文章:Serendipity -- PressOne 给我带来的
我是谁
- 常张锋,男,94年生
- 运营商接入网络的服务工程师
- 数码消费品爱好者、各类运动爱好者
- 以坚持写作及互相点评为核心的社群 007 内部的一名普通战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