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 第三章

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 第三章

作者: 无端飞溅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6:46 被阅读0次

下面进入书的第二部分,即共享服务体系搭建

这部分偏技术细节较多,其中挺多其实也是现在业务通行的做法

分布式服务框架的选择

  • 早期的淘宝平台,如果真如书中的描述来看,真的惨不忍睹,至少腾讯电商10多年前已经至少是SOA了

    1. 项目团队间协同成本高,业务响应越来越慢

    2. 应用复杂度超出人的认知负载

    3. 错误难以隔离

    4. 数据库连接能力很难扩展

    5. 应用扩展成本高

  • 淘宝新平台解决的问题

    1. 降低不同模块开发团队间的协同成本,业务响应更迅捷

    2. 大大降低系统间的耦合度以及整体复杂度,各个开发团队可以专注于各自的业务模块

    3. 避免了个别模块的错误给整体带来的影响

    4. 业务拆分后解放了对单数据库集群连接数的能力依赖

    5. 做到了针对性的业务能力扩容,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中心化于去中心化服务框架对比

  • ESB模式的中心化服务架构的根本诉求——实现异构系统间的交互

  • 去中心化分布式服务架构解决的问题——服务间交互没有单点,扩展性更好

  • 为什么中心化方式不适合互联网

    1. 服务调用方式不同带来业务的响应和扩展成本

    2. 雪崩效应束缚了中心化服务框架的扩展能力

阿里巴巴分布式服务框架HSF

  • HSF包含的主要组件

    1. 服务提供者,一个虚拟机部署一个tomcat容器

    2. 服务调用者,

    3. 地址服务器,提供所有配置服务器和diamond服务器的列表信息

    4. 配置服务器,记录服务路由信息,推送路由信息到服务节点上,信息均保存在内存中

    5. diamond服务器,通用的配置管理服务,给应用内部提供统一的配置设置和推送服务

  • HSF框架给服务提供的能力

    1. 采用Netty+Hession数据序列化协议实现服务交互

    2. 框架的容错机制,调用失败自动重试其他服务提供者,长连接秒级感知服务故障

    3. 框架的线性扩展支持,即可以平行扩展

微服务

  • Martin Fowler对于微服务架构典型特征的描述

    1. 分布式服务组成的系统

    2. 按照业务而不是技术来划分组织

    3. 坐有生命的产品而不是项目

    4. 智能化服务端点与傻瓜式服务编排

    5. 自动化运维

    6. 系统容错

    7. 服务快速演化

阿里巴巴构建共享服务体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微服务化的应用架构如何进行有效的服务管控

  • 分布式服务难题

  • 自动化运维和平台稳定性

  • 微服务的服务设计

  • 原有组织架构是否满足微服务架构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战略 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st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