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
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我们认为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
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
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词,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过去有人将此解释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约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的内容。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所以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下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本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浇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德”最容易受儒家“品德”的误导。实际上,老子所说的“德”跟儒家的“品德”是有天壤之别的!用易经上的话: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这里器可以解为“德”的代名词。
如果用佛法来比喻,“道”就是“空”,“德”就是“色”。《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道”、“德”是一元,“道”是体,“德”是用。道是行而上,是本体,没有相对属性,无法表达,如果要表达,就要有相对属性,就以德表达。
有德之人,无为而无以为,下面这个小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个小启示。
一位风水大师走了很多很多的路,口十分干渴,终于看见一家庄园,他急忙讨水喝。里面走出一位仆人,让他在门外等着,去拿水。
大师等了很久很久,不禁心生抱怨。
终于水拿来了,用大碗盛着,正想大口喝,却不料上面撒了很多米糠,而且十分烫!
这位风水大师不禁愤恨,想这家主人故意折磨,心肠真恶毒,但因口渴厉害,只能忍气吞声,边吹散米糠,吹冷开水,一点点的喝。
终于喝完后,大师就做了法,让这家心肠如此恶毒的人家,风水上调成了墓地般永无出头之日!
又过了若干年,这位风水大师因事又路过此庄园,没想到这里花红柳绿,比之前更加欣欣向荣,一片吉祥。
这位大师实在困惑,于是要求求见主人,并告知当年喝水并转风水之事。
主人是位老太太,她听后微笑着说,这一带方圆几公里没有人家,你来这里一定走了很多路,马上喝水,对身体有害,让你等会,是为了平息你的气息,稍作修整,冷水更是伤身,因此换上开水,加上米糠,是希望你慢慢喝,一下子喝大口水,对身体有害...
大师听了十分汗颜,也十分羞愧。从此,他放弃了再看任何风水,专注于自身的修行。
一个积德修行的人,不言自明!一切的用心良苦,没有利益,没有目的,只为了更接近于自然法则,以道行事。
只要按照道的要求做,都叫有德;做得好,叫厚德,做得不好,叫薄德;做坏事叫缺德、损德,做好事叫积德、功德。当人做到了最好的程度,叫有道德!
真正的上德是心里连德的概念都不存在,无所谓德行的大小和多少,心中清净无染,不作计较,所以叫有德,这是德行的最高恒量标准。之所以称之谓下德,只是说德不够高而已。下德虽然听起来不顺耳,能做到不失德,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在道德观念严重缺失,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时代,能把得住做人的底限,不干违背良心的事,不坑蒙拐骗,不敲诈勒索,就算积了大德。
毕竟,时刻惦记着想要积德,有害怕失去德行的顾虑,也成了一块心病。一般人积德,很容易成为贪图功德,为了得到好报而积德。还有人专爱以宣扬自己的善德为嗜好,小有善行就生怕别人不知,人前人后大表其功。而不明白积德只是自己心灵的一种净化,属本份之事,或为了成就道业所积蓄的福慧资粮,不可用来贪著和炫耀。所以,老子警示众人,不要让德行在自己心中变成了另一种惑障,因此以无德来鞭策之。
真正高要求的德是积德而不着于积德之相,所积之德也毫不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是,不接受因积德而产生的福报,若是那样的话,就会让德行再度变成生灭循环之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