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车子向北行驶,田野里绿意无边。江南的水清秀秀的,水田里稻苗尚幼,一片嫩绿。油菜花已经落幕,结出的果实夹子翠绿柔嫩。
穿过南京,春天的画卷依然漫展,田野里不知何时变成了麦苗,绿油油的。长江以北,气温还是略低。油菜花正在盛开,明晃晃的金黄。
长车飞驰,望着麦田,我知道家乡近了,再近了。忽然有“近乡情怯”的感觉。春节疫情期间,母亲担心我的小家庭,一再叮嘱不要回去看她。
我是多么不孝的女儿,虽然微信里能视频,可父母亲已年过花甲,他们是怎样度过这一年的时光?遇到病痛,遇到困难,他们怎样艰难走过?……
车子驶进豫东平原,广袤的大地温柔地迎接了我。扑进这个熟悉的怀抱,一如春风拂过心田的花朵。
天地清明,我随先生一起去墓地,祭拜仙逝的公婆。荒草漫漫,土堆高耸,十几年倏忽而过,时光仿佛沙漏,一点点让记忆散淡。
庆幸公婆晚年的最后时刻,在上海的日子,我正家境艰难,却几乎全程精心赡养。因为孝敬过,也便襟怀坦荡,了无遗憾。
可是对于父母,我总是心有愧疚。远行千里之外,多有照顾不周,甚至见面无多。想在他们有生之年,带给他们多一些欢笑。
读书多年,我知道命运的起伏不定,也懂得生老病亡的自然规律。活着,愉快地活过,才能坦然面对人生最终的归宿。对于老人,生前孝敬一碗水,好过亡后墓前哭断肠。
温柔的四月天,我与妹妹,陪着父母亲走走。村后的田野,绿油油的麦苗,金黄黄的菜花,一派明媚的田园风光。
每次回到家乡,总想去田里看看。骨子里,我是一个农民,土地养育了我,根植于这里,魂牵梦绕的童年、少年,都在这里走过。
绿色的麦浪,在春风下轻轻摇动。麦苗高过膝盖,早的已经结穗。蹲下身,嗅一嗅黄土的气息,伸手拂过一片片绿叶,心坎里似乎注入了许多清泉。
想起《飘》里,斯卡里特疲累无力时,回到故乡,掬起一捧红土,似乎瞬间升起无穷的力量。作为一位农民之后,在外漂泊多年,我很理解她的感受。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我为这个动作沉迷。所谓“接地气”,就是如此了吧?
天空飘着松散的云朵,蚕豆正开着紫红色的花,小道上覆着一层野草。一望无际的麦苗做背景,油菜花旁,我与父母亲、妹妹、弟弟、侄子侄女们说笑,拍照留念,十分愉快。
与亲朋好友们小聚,品尝熟悉的美食味道,谈一些往事,聊一些家常。日子迅疾而过,仿佛一列火车,驮着人鸣笛飞驰。
夜色茫茫里,一路驱车南上。高速路两旁的霓虹灯忽闪忽闪,视线有些模糊。分别太久,期待太长,短暂的相聚之后,我又奔赴明天的生活。
在一个城市生活够久,便有了家的感觉。回到上海,稍事休息,整理房间,顺手翻阅书籍,读木心的诗句:
“十五年前/ 阴凉的晨/ 恍恍惚惚/ 清晰的诀别/ 每夜,梦中的你/ 梦中是你/ 与枕俱醒/ 觉得不是你/ 另一些人/ 扮演你入我梦中/ 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
蓦然心惊,这是在说我此刻的心情吗?
似乎是一首小情诗。所有的情诗,其实并非特指,读起来可指向爱情、友情、亲情,亦可指向任意一种情感。
东施效颦,微描此时的我:
“小时候/ 徜徉你怀中/ 天地如此小/ 你待我那样好/ 长大后/ 总想离开/ 世界那么大/ 我想奔赴远方/ 站在更高的山/ 回首来时路/ 醒来,觉得不是你/ 哪有你这样你”。
可爱的家乡,有着可爱的人,你永远在我心坎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