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从出生到成年走向社会,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就开始影响他的一生。为什么世袭制能实行那么久,帝王将相之子从小生活在那种环境,接受那种教育,自然有别于普通老百姓。
而现在,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中国搞义务教育。在那个不懂事的年纪,或许我们都曾会埋怨。事实上从国家的高度他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它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改变的机会。
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家庭,我们的父母从小就告诉我们要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然后找份好的工作,踏上更高的台阶,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认为种地、做小本生意很辛苦,一份稳妥体面的工作就是孩子的前途。因为这种思想的普及,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个现象足以说明,为什么你上班的时候总会想着升职?因为往上爬有更高的收入甚至看起来更清闲的活,具体升职这种事因企业而定。我们在学校被灌输一种观念,只要自己有能力就肯定能得到赏识,得以重用,那么既然是更清闲的活又需要你有多少专业能力呢?也因此职场上的离不开金钱,如果你的工作只是搬砖的话,你不过分到了蛋糕的一小部分,又怎么能减小贫富差距。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4460/19bcd4bfb234751c.jpg)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样去超越别人,有人说努力学习,没错,学习是我们人生的第一笔财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在某个专业成为一名技术大咖,这样就超越了与你一起奔跑的人。这是农村孩子的想法,比较富有的家庭,人脉权重比较高的家庭的孩子更多会选择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专业去学习,因为他们有更多渠道。
人生的第二笔财富是圈子,美国的商业哲学家Jim Rohn曾提出理论:“与你亲密交往的5个朋友,你的财富和智慧就是他们的平均值。”因为你会与你亲密交往的朋友互相影响,慢慢的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最佳损友里面唱的:“为何旧知己到最后,变不了老友。”所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古云:“鼠在所居,人固择地。”
人生的第三笔财富,也是最大的财富,那就是自我修养。所谓不成功便成仁。儿时因为性格结和梦想交小伙伴,青年因为志向和人品结交小伙伴,甚至另一半;中年家庭和睦、升职、教育孩子,晚年与子孙、儿媳的和睦相处哪一样都离不开我们的自我修养。一个人不可能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他,也不可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讨厌他。世事本无对错之分,有的只是思维观念之分。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过:“世界财富将发生一次大转移,转移到知识资源的掌握者中。”知识资源,到底是什么。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拿5亿给他儿子王思聪去吃亏,“先拿5亿给他干五年上20次当。”那我们深思,王思聪不是傻子,也懂得很多道理。他缺什么?缺自己的东西。道理大家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4460/d3c527a5b60e6a74.png)
这里的知识资源指的就是资本化的知识。想要用好这三笔财富需要从改变思维做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需声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