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之魅

作者: 简眼视界 | 来源:发表于2021-02-10 00:38 被阅读0次

策展人:简斌

学术主持:李广兰

以法为分,以名为表。

看山需要高度,品画需要修为。

品秦汉之艺术陈迹,可见其于浪漫幻想中的乐观向上,于古拙粗犷中的气势雄强。

品魏晋之遗物,可见其飘俊飞扬,情驰神纵的逸伦风度和忧愤无端。慷慨任气的深沉美丽。

品南北朝之绘画,可见佛陀世容的悲惨世界,可见其超脱凡尘的气韵生动。

品隋唐盛世之文艺,可见那天马行空般的飞逸飘动,可见盛世繁华里开拓进取的精神。

品宋元之笔墨,可见其可意会而不可言全的韵外之致,可见其水村渔唱般清淡闲雅的情味。

王学仲艺术馆

在原本的中国哲学中,体会、体道、体认、体知等等问题,实指脱离理性认识范畴的感性认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直觉。它已融感性、理性为一体,是感性的理性认识或理性的感性认识。

中国画给绘画下的定义都是围绕着这种感性与理性的客观世界,完善自身修养,使之适应客观规律,以利长久生存这样一个总体精神展示开来的。中国画的笔墨作为一种交流感情和志趣的语言体系,它是东方民族群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天道和人道的体察、感悟与效法的大文化背景上派生出来的一种表现语言系列。它萌发和发展的深层因素是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直观因素是文化发展的推衍和人文观念的制导。因此,讨论笔墨,无视这些因素,便必然群盲摸象,莫衷一是。使经过千百年的努力才建树起来的高雅蒙尘或肢解,不但无补于新文化的建造,而且会因为失去基础而踩空。

文化长廊

在中国书画作品中古人未明说“结构即笔墨”,这是与中国人特有的心理状态来看待世界的方法有关。从古代的一些画论中也有说到结构的,实即字画的结构之法,就是结构及其规律,只是没有抽象出结构一辞而已。这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关,“以法为分,以名为表”(《庄子·天下》)——思维(从而语言)常在抽象与具体之间。一个久经历史的衍化与锤炼、从来未断烟火、世化传承的文化,其根基的庞大、自我更新的深层机制,和它的社会性、世俗性及其紧随时代不断发展的基本事实,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它的理性结构,理解了此种结构并以此眼光看画、读画,就会另现出一番境界来。

水墨蒹葭,终为他画。

相关文章

  • 墨之魅

    策展人:简斌 学术主持:李广兰 以法为分,以名为表。 看山需要高度,品画需要修为。 品秦汉之艺术陈迹,可见其于浪漫...

  • 自古多情皆是错,心悦君兮求不得

    墨墨荐歌☞《眼之魅》↑《多情误》↓ (歌词) 一曲长歌,流年如梦过寸寸相思惆怅客 转身天涯从此陌忆经年宛如昨,闺楼...

  • 剑意·人物原型篇

    蓝蝶——「初代精灵王」蓼小蝶(剑意世界中单体仙术修为最高,剑意:梦) 魅妃·墨之初——「神帝」墨之初、暮夏(剑意之...

  • 夕阳

    日出之美,日落之魅

  • 返魅祛魅与双线耦合——论曹学林长篇小说《船之魅》

    返魅祛魅与双线耦合 ——论曹学林长篇小说《船之魅》 曹学林长篇小说新作《船之魅》作为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推出的一部长...

  • 微型悬疑推理小说

    夜魅丛生.谁杀了她 原创:墨轩逸 翻版必究.注意素质

  • 月见草

    清新之美,清心之魅。 2022.5.5随手拍

  • 翻开你的那本书

    古典之魅,在于其风尘载堪;经典之倩,在于其灵魂永续;东方之魅,在于其千年丰茂;西方之繁,在于其典雅滥觞;先贤大儒,...

  • 小圃看橘有题,恰闻邻国踩踏事别作一首

    其一 吾之所种孰将贪,皮墨形如目远眈。 阴气满天吹又止,未教有幸出淮南。 其二 魍魉魅魑不足用,托名圣使戏闲人。 ...

  • ⦿ 拙言数句,廖慰余生(君嫣原创)

    人生如梦 似幻象浮沉 光影如歌 似魅嫣咏叹 赤足轻舞 腰枝扶柳垂 掌灯夜书 墨里乾坤秀 情之所起 不以悲喜集 乐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墨之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xn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