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帮侄女买房,看二手房,同一个小区里相同的构造进去后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因为是父母一起看的,除了完全看不入眼的外,我和父母在内装这块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他们认为那种大红大绿的特别好看,我就不喜欢,当然最后以侄女自己的意见为准,跟她说如果看中了房子,不合适的软装就按照你自己的审美重新来过好了。
雅俗,形容词,意思是高雅与庸俗。
高雅和低俗又哪里能分清呢?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是个人的观感,是我们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的一种精神追求,从这点上来说,不管是高雅的还是庸俗的都是好的,毕竟都在进步中。有的人非要在这两者之间划分一个截然分明的界限,其实没有必要,雅俗共赏才是最高境界吧。
但是如果说,雅俗是一套社会规范,在这种理解之下,高雅约等于正确和美好,庸俗约等于错误和丑陋。这时候要让你选边站,那你当然知道应该选择哪一边。那么这个社会规范又是谁规定的呢?为什么公众场合我们说芭蕾舞是高雅的艺术的就可以,而不能大声说喜欢去夜店?
和菜头老师说他进一步进行了解析,雅的意思是正确和规范。看芭蕾为什么雅?因为这种舞蹈已经经过多年的提纯,从民间舞蹈上升为艺术,拥有正确的审美。而从节目内容、观赏形式、舞蹈动作上也都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符合这种审美的要求。而夜店喝酒娱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是一种自我提升。而伴随强劲节奏的音乐扭动身体,完全随心所欲,毫无任何规范可言,那它就是庸俗,甚至是低俗。
引申而来,知识精英阶层从下里巴人那里获得创作灵感,把庸俗上升为高雅,这既是艺术创作流程的一部分,也是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它是包装在审美外衣下的统治方式。
哪怕是美,也必须是正确的、符合规范的。所以,什么是雅俗之争?雅俗之争看起来在任何时代都有,人们在日常生活里也经常遇见。其实它是个定义权,谁来定义雅,谁来定义俗?然后,定义完成之后,还有个很大的问题:虽然有了明确的雅俗标准,但是大众跟哪一边?
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在建立之初,筚路蓝缕,统治阶层就希望民众勤劳简朴,质朴刚健、自强不息,那么在审美上也就希望以简约、力量、勇武、牺牲为美,感叹生命的短促,激励人们去建功立业。等到社会繁荣富裕,老百姓就不能继续那么勇武独立,那么就应该以繁复浮夸为美,同样是感叹生命的短促,但落脚点变成了及时行乐,享受生活。你要是把两种审美的取向对调一下位置,那么在对应的时代里大概都会遭到迎头痛击。所以什么是雅,完全看时代需要。
所以雅俗完全是时代和个人的精神需求,没有必要为追求所谓的雅而和自己过不去,我喜欢的就是合适的,对于我就是好的。想想有没有什么可能去创造点什么,变革点什么,也许会引领新的潮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