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最近心情有点丧,周五晚上刚刚相处了两个月的女朋友跟他提出了分手,非常难过的小王一个周末没好好休息,星期一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来到公司上班。隔壁同事这时候过来对小王说:“小王你也太懒了吧,你是几天没洗澡了啊?注意点形象,你这样女孩子不喜欢的啊~~”
听完同事的话,小王要打人的心都有了。
雯雯最近上班比较累,好不容易到了周末,便和几个姐妹相约去浴场泡了个热汤,心情舒畅的她和姐妹又逛了会夜市吃了宵夜才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一点多。雯雯的老公还没睡,正在看电视呢,雯雯满心欢喜想跟老公讲讲今天的浴场多么豪华舒适、小吃多么美味可口,这时候老公开口了:“你怎么这么贪玩,还知道回家?你看看别人家女孩子谁不是早早回到家了?都不知道你到底是去玩还是去勾引别的男人去了。”
这个晚上,雯雯家的吵架声根本停不下来,原本美好的周末也就这样提前结束了。
上面两个例子,一个发生在职场,一个发生在家里。其中小王同事和雯雯老公的一句话,都无一例外的成为了沟通障碍甚至双方心理隔阂的开始。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上面例子中的人,他们可能初心并不坏,也只是想表达关心或自己的不满,但是由于措辞不当,反而成了引爆火药桶的导火索。
到底应该怎么说话,才能更为妥当呢?
我们先来说说,如何改善沟通的方式。
造成伤害的语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语言会对对方造成伤害,简单归纳一下,常见的语言伤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类型,分别是:
道德评判,
进行比较,
强人所难。
1、道德评判,
给别人贴标签最明显的一种道德评判的做法。比如例子中的小王同事,就在语言的一开始,给小王贴上了“懒惰”的标签,雯雯的老公,也是在一开始就给雯雯贴上“贪玩”的标签。一旦贴上标签进行道德评判,自己也会对对方产生偏见,双方的关系就不再是平等沟通的关系,语言也会变成一种责怪。
2、进行比较
例子中雯雯的老公,就把雯雯和“别人家的女孩子”进行了比较。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就是一种比较,这其实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语言伤害。人和人其实是不能进行比较的,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优点和缺点。将人与人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又刚好是对方在意的点,会造成对方产生挫败感、打击自信。
3、强人所难
最常出现强人所难的场景,一般是职场里上级对下级的语言,还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通常在这些场景里,上级\家长会有种想法“某些事情做得好可以得到表扬,做不好则必须受到惩罚”“不这么做就会受到惩罚”,于是我们使用的语言常常是“命令”“评判”“比较”的形式,这几种形式强化了我们自己的想法,却弱化了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往往提出的要求对方可能根本做不到,变成了强迫别人做根本不愿意或者做不到的事情。这种沟通方式也意味着沟通的不平等,让对方感受到压力和伤害。
沟通的四要素
我们应该怎么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呢?
以上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
不考虑对方感受,双方对话不平等。
这里给出一个实用的沟通四要素:
观察——描述你观察到的事实现象。
感受——描述你对这个现象的内心感受。
需要和请求——说出你的需求和请求。
我们在说话的过程中,如果遵循这四个要素的顺序来进行,就会好很多。
比如一开始第一个例子,小王的同事,他完全可以这么说:“小王啊,你头发怎么这么乱,胡子也没刮,你这样看上去很憔悴,是不是最近休息不好或者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可以告诉我。”
瞬间满满的关心有木有?!
第二个例子,雯雯的老公,套用四要素来说,就会变成:“你今天回来得很晚,一个女孩子这么晚在外面很危险,我感觉很担心,以后如果实在要很晚回来,提前先打个电话告诉我,或者告诉我让我去接你。”
瞬间变得很暖有木有?!这样的话语哪还能吵架,感情升温妥妥的!
有时候说话不招人待见,很可能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掌握好正确沟通方式,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得到正确的表达。
语言伤害的本质
其实,对于语言伤害,更深的原因在于你对对方的看法,甚至是对这个世界的世界观。
举个例子,假如你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恶”,那么,你会用“恶”来应对这个世界,“他对我好其实是想从我这得到好处”“这个人别看他感觉对谁都友善,其实背地里最邪恶就是他,说不定他坑了我们很多钱”,抱着这样一种想法,即使你不说话,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会让你表现出对对方的敌意。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对方抱有敌意,对方是可以感受到的。
换一种沟通方式能够改善我们的语言,把语言伤害降低,但是如果我们从心底里抱有敌意,那么最终也会表现出来。
所以,最终能解决语言暴力、沟通能力的,不仅仅是某个技巧,而是需要改变对别人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观,相信这个世界还是有爱的一面,相信对方的善意。
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从小到大的经历,一步一步形成的,需要改变世界观,难度很大大,就有点像我们常说的修炼了。
也真应了那句话——“人生是一场修炼”
但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心底里流露出爱和善意,也只有这样,你的语言才能真正的触及心灵。
参考资料:《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