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的一晚睡得很不舒服,被子太厚,房间太热,半夜还有蚊子。一早在餐厅交流,大家都说了这几个普遍问题。年纪大上去了,睡眠似乎也成了每个人的普遍问题。
雨倒是停了,只是天气还是阴郁的。8点半出发,驱车一个小时到达富阳的鹳山公园。公园倚靠着富春江,山石林立,江水潺潺,风景绝佳。鹳是鸟名,山以鸟为名,形容山石向富春江伸出像鸟嘴,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像鸟的羽毛。
一大早来鹳山公园,当然不仅仅是逛公园。美丽的富春江畔有严子陵钓台,有严子陵垂钓的塑像,和垂钓的市民相映成趣。
江边山石林立,好几个文友不顾雨后湿滑,往江边走去。导游介绍,江边蜿蜒崎岖的山路就是从前富阳到杭州的古栈道,一路很是凶险,很不好走。古代的人出门真不容易,哪像现在,条条道路通罗马,还有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真是天堑都成通途。
从江边出来,在公园里走不多远就是董公祠,旁有铭牌介绍:富阳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富阳人董邦达、董诰父子,经历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宦海生涯长达八十余年,留下两代清名。父董邦达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子董诰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父子俩才干出众,为官清廉。
父画作绝佳,子书法一绝,真是一门双绝。
当地人为了纪念父子二人,在城东富春江北岸的董氏故宅附近建设了这座董公祠。书房内悬挂有一幅董诰所书的对联,上联:古今来几许世家无非积德;下联:天地间第一件事还是读书。
深以为是。
鹳山下的郁达夫故居,是我们行程中重要的内容。
郁达夫是著名的作家。他的几段婚姻几许情史也很著名,最著名的,当属与“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的十年婚姻。这段被柳亚子称为“富春江上神仙侣”的美满婚姻只持续了12年,据传王映霞出轨,曾经的神仙伴侣在报纸上撰文互相开骂,当真是当初爱得有多热烈,现在闹得就有多难堪。
王映霞有一句著名的话:我们家吃的比鲁迅家好。据说,当时郁达夫给王映霞的家用是每个月200块大洋。那时候一个大洋可以买600个鸡蛋,这200个大洋的家用,的确可以维持很体面的日常所需了。
郁达夫出生贫寒,他的故居只有小小一个院子,面朝富春江,包围在居民区中。一进的院落,三开间的房屋有些逼仄,家具也甚是潦草。家里有一个帮工的养女翠花,晚上就睡在存粮的米仓上。祖母的睡房也只是小小的一个隔间。
门口的郁达夫塑像,大家轮流合个影。但愿也能写出《故都的秋》这样的文章。
郁家故居后面,有一幢绿树浓荫,飞檐峭壁,很有几分民国风的建筑。走近了细看,是富阳区的县衙。
从郁达夫故居出来,驱车去吃午饭的时候,雨又开始下了起来。
吃饭的地方在富春江边,一个叫做“故里”的地方。沿着江边有一棵850年历史的古樟树。树冠冲天,如巨掌一样四散伸开,风水景致绝佳,如果天气合适,闻着香樟树的清香,在树下吃饭喝茶,聊聊天吹吹江风,可以坐上一整天。
只是我们到达树下拍照的时候,雨又下得很大了。
吃饭的时候,讲起我们当年的采风、开会种种趣事,不觉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猛然想起,在座有四位文友姐妹,我们的第一次见面在2000年,这样算起来,这居然是我们相识25年后再次结伴采风。大家都讲,不容易!
是啊,25年了,我们还没有走散,还经常相聚,还经常参加这样的文学聚会,归结于这25年的光阴,我们都执着于做一件事情,就是从来没有放下手中的笔,正因为志趣相投,往同一个目标和方向努力,所以我们一直没有走散。
赶紧的,4个人合影留念。期待25年后我们还在一起,文章或许可以不写,但是酒还可以照喝啊!透露一下,我们这4个人,年轻的时候,个个都是好酒量!
下午的最后一个行程是在富春江上坐游船。
1小时的游船时间, 饱览两岸风景,这段行程真是美不胜收。我讲,这样的景致很像当年在三峡上坐游船,两岸青山夹一条绿水,也是人在画中游。只不过今天这一幅画卷比较有名,叫作“富春山居图”。在鹳山的时候,导游就说过,脚下站着的这块地方,图上是有画出来的,可以找得到。
人在画中游,重要的是也要留下画中景致。大合影小合影拍了无数。岁月流逝,记忆会淡忘,只有照片里的人物景致永远留存。当下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记忆,都难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