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好好活着
出生
1988年6月13日,戊辰年(龙年)四月二十九,正值麦收时节,在山东济南郊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各家各户忙得热火朝天,上午趁着阳光还不算炙热,R的妈妈挺着十个月的大肚子在南场里垛起了一个麦垛。喘口气的功夫,瓜熟蒂落,R要出生了。那个年代已经开始流行去医院生产了,环境好,安全性高,也方便。但是,R来得太急,也可能是R的妈妈忙得没顾上,去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好在当时村里还有会接生的长辈,索性就在家里吧。一家人按照接生婆婆的指挥,随着日头变暖,R呱呱坠地。
家里的环境毕竟还是太差了,又适逢春末夏初,出生后的第二天,小R就染上了肺炎。手足无措的R爸,带着他径直去了济南市儿童医院。医生要求住院治疗,押金500元,对于当时的R家,根本无力承担,R爸只能去银行贷款。小R被护士放进了保温箱,医院里也没有陪护区,R妈还需要照顾养身体,地里农活也有好多。每隔一天,R爸带点吃的坐车去一次医院,生怕被人给换了孩子,毕竟自己也还不认识。有时候,小姑也会陪爸爸一起去,两个人提着一袋子黄瓜,止饿解渴,关键是省钱。小R在保温箱足足待了二十天,终于可以回家了。爸爸心里踏实了许多,可妈妈却开始发愁了,因为小R第二天就住院,母乳的分泌没能通畅,乳质很差,加上小R天生饭量大,完全供不应求。那个时候,奶粉应该还没有三聚氰胺,贵是贵了点,一包奶粉五块钱,刚好是R爸一天的工资,也刚好够小R吃一周,就这样,小R茁壮地成长着。
R爸是五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R也就成了孙子辈里最小的一个。R爷爷是退伍军人,十几岁无父无母,乞讨了几年开始为八路军送信,后来跟着刘邓大军经历了后期的抗日战争和整个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R爷爷也跟着卸甲归田,回到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小乡村,继续农民生活。战争的伤痛屡次来袭,终于在小R不足半岁的时候,R爷爷彻底瘫痪在床了,直到十年后离世,再未起来。R奶奶是个传统的农妇,矮小的个子加上弯曲的脊背、花白的头发,显得尤为沧桑,随着爷爷的倒下,她的生活重心便成了照顾老伴。
那时的农耕生活还很耗时间,过了麦收,精耕细作,很快就迎来了秋收。R爸是一名泥瓦匠,也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除了农忙时候,只要天气状况允许,几乎都要骑自行车外出务工,家里地里的担子就主要落在了R妈的肩上。
R妈是个朴实的女人,嗓门大,性子直,内心却有着农村人的善良实在。面对生活的压力,为了平衡家庭与劳作,小R不像村里其他孩子一样早早被抱起,姗姗学步,而是尽量让他躺在床上,做个乖宝宝。小R也很争气,接近一岁半才学会了走路(后来的人生,小R却走得离家越来越远)。R妈曾一遍遍重复那天的回忆,R爸抱着小R去南场玩(估计面对儿子迟迟不会走路,也是着急的),结果没多久就兴冲冲的跑回来,喊着告诉R妈,小R会走路了!比起走路,小R讲话倒是比多数小朋友要早,不到一岁就会说好多词语了,发音还很清楚,估计是天天躺床上实在无聊,没什么可玩的,也就学大人讲话了,大概也正是这些,奠定了未来R话痨的基础。
小时候的R特别爱哭,嗓门也很大,不过,R爸妈绝非有求必应式的教育。也许是工作辛苦,R爸曾经因为气一岁多的小R总爱尿裤子,在他屁股上“狠狠”掐了一下,小R哭了好久,却再也没有尿过裤子。
惜命
R妈小时候因为看到大姐学骑自行车摔得鼻青脸肿,产生了心理阴影,决心不学自行车,所以直到生下小R,R妈的交通工具也是脚蹬三轮车。小R半岁左右的时候,被R妈放在车斗里,去姥姥家。姥姥家所在的村子相比要崎岖一些,家门口就是一个大坑,那天R妈不知是咋回事,车子到门口,跑偏了,没有刹住,娘儿俩跟着车滑入坑里,R妈并无大碍,但是三轮车侧翻了过去,姥姥闻声赶来,R妈已经吓得脸色煞白,新换的裤子,因为惊吓,被血染红,姥姥也被吓坏了,忙说先看看孩子吧。R妈和姥姥小心的翻过车斗,发现小R正侧躺在车斗下,自娱自乐…
小R从出生就不是一个帅小伙,几个月大,上火却很严重(R妈说可能因为满月后尚在夏忙时节,繁重的农活儿扰乱了R妈的生理代谢,母乳里有火),脸上长了好多包,为小R打上了终生的烙印(疤)。后来的经历证明,这疤痕不过是开始。
大概是太晚学会走路,小R的协调能力算不上好的,磕磕碰碰是难免的。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在院子里的沙堆上跑着玩,一个俯冲没刹住,头撞在了东屋西南角的外墙石头上,血流不止,偏偏又在眼睛附近,吓坏了R妈。那次是R大伯送他去隔壁爷爷那里包扎的,正好在右眉眉梢位置,缝了几针。
还有一次,小R跟小伙伴们在东大街上东西跑着玩,跑到东面墙根的圆木上时,脚一滑,嗑在了墙砖上,又一次头部受伤。
再后来,有一次嗑瓜子的时候,不小心把瓜子皮戳进了左手拇指的指甲和甲床间,没敢告诉爸妈,后来引发感染,先是同村的大夫上药,后来情况加重,还是被隔壁村爷爷用钳子拔去了原装指甲,后来长出的指甲,至今在右半边有一些凹陷。
有一年夏天,邻居爷爷过生日,几个女儿全家都来了,还有开着机动三轮车来的,这就成了小R和小伙伴们的娱乐高地,一群人爬上爬下,或是假装在驾驶,或是假装奔赴沙场,好不快乐!开怀畅饮之后,邻居家的叔叔已然迷失,看到活泼的孩子们,就想惹惹闹闹,车上的小伙伴们纷纷散去,小R也匆忙找寻退路,被醉醺醺的叔叔绕车一圈,一着急,想跳下车去,无奈脸先着地…脑门和人中处都有伤口,还是隔壁爷爷给包扎的,几天没法正常进食,这也是长大前,摔得最狠的一次了。
还有一段小R没有记忆的经历,据说也是一个夏忙时节,各村把小麦收了,集中在场里晾晒脱粒,小R正好去小姑家玩,不知怎的被遗忘在了场里铺开的麦子中。旁晚时分,小姑父开着机动三轮计划再去压一压麦子,殊不知里面还有一个小孩子。小姑忽然想起,快速追出门,当时天色渐暗,二手三轮车的噪音很大,开入场院的小姑父没有听到背后的呼喊,径直驶入了自家麦子,就在很靠近小R的时候,小姑已经无能为力,三路车却奇迹般熄火了,小姑匆忙跑过去,找到了三轮车前面几步远,熟睡在麦秆中的小R,唏嘘不已。原来是秸秆抵住了油门,导致车子熄火了。
最近的一次大事故应该是R同学高二下学期,正处冬春交替的时候,县一中的惯例是上午第二节课(不含早自习)课间跑操。正是花季的少年们,犹如脱了僵的野马,你追我赶,不亦乐乎。当年的县一中刚刚更换的一批垃圾桶,大概是便民工程之一。不只是工人们偷工减料,还是学校预算有限,每对垃圾桶上方都有一个固定的遮雨盖,再往上是指路或校园文化牌,平时没有注意,遮雨盖的边缘是钢材切割而成的,毫无处理。在被追逐中,R同学想接住垃圾桶上方的牌子来个急转,右手握住牌子边缘的不锈钢管,左手顺势甩向遮雨盖,悲剧也在刹那间发生了。瞬间的痛感传人大脑,R同学张开左手,仿佛看到了左手中指和无名指最下方关节处的骨头。一群人顿时不知所措,血液喷涌而出。几十米外,就是校医院,R同学快速奔入,简单解释后,护士姐姐一看伤口说包扎一下,快去县医院吧。几层纱布裹起来,R同学举着左手冲出了校门,冲上了门口的摩的,师傅见状也是油门紧踩的驶入县医院。一路匆匆的见到了急诊大夫,打闹的伙伴也带来了班主任老师,大夫再次检查伤口,纱布已经被血浸透,初步诊断已损伤了部分肌腱、神经以及动脉。神经需要显微操作,大夫建议去市区省立医院治疗。班主任决定通知家长,当时R同学的妈妈在家,爸爸恰好在市区打工,R同学努力镇定,怕吓坏爸妈,自己同爸妈简单说了一下,决定他跟老师先打车去医院,爸妈分别赶去。再次包扎之后,班主任打发同学回去上课,然后跟R同学坐上了医院门口的面包车(那是出租车还很少)。班主任在副驾跟司机师傅聊着天,R同学右手扶着左手举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内心却也担心不已,这几个手指还能恢复吗?
惜身
第二章 人生如戏—修身
小学
中学
高中
大学
研究生
第三章 戏如人生—齐家
第一段
第二段
殿堂
第四章 治业
求职
入职
转职
第五章 上下求索—平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