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的刺激点都是为了促进关系,这不是修行。所有关系的特点是依赖,而修行是独立,要思考修行到底是为了改变还是接纳,只有改变才能成长,我们经常悔恨已做的事,担心没做的事。假如好的行为是扮演,坏的行为是本性,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只是接纳当下,不要改变。
现有状态等于接受生活,我们没有放下,只是因为眼前或者近的东西,让我们忘记了。人和人之间就是利益,关系就是利益。生活中所有的失望来自于你的希望,你有希望是因为你看不明白。
自我包含恐惧和孤独。我到底是什么?是身体大脑吗?他们只是一部分,自我是思想意识念头吗?
我们做梦时,如果梦境太真实,会调动你的感官,然后你就会醒来,人生等于梦境+现实。感觉器官是整体性反应,念头是个体性的,假如未来人的大脑可以修正,可以减去所有不好的记忆,那么你愿意吗?
孤独代表个体性,是思想的产物,人想到一定的程度会产生孤独感,会恐惧,会去寻找刺激点会找事,然后从个体性刺激你回到整体性。孤独的对立面是自由,所有的自然、人类都是在追求自由,都要活在整体中。失落,是失去自我,否定大脑。聊过去和将来这个人就好像是在睡觉,只要想就好像在睡觉中,并没有真实的醒来。
精神病本质上是狂妄病,精神病人想的和现实没有一点关系,痛苦就是因为梦境或理想被打击,长期沉浸在个体性中人就容易得精神病。
女人的计划,更多的是非现实的,都是妄想。拆解他们会发现都不现实,大自然是活在感官中、感受中、活在现在、活在整体中。每个人活在自己的整体中就可以了,追求无执、无欲也是计划,所有人都有妄想,就活在妄想中。人类中的精英,都是妄想的重度患者。嫉妒的妄想可以让人放弃外在的感觉,嫉妒的妄想也可以叫理想。
催眠的本身也类似一种嫉妒的妄想,催眠会让大脑失去判断。
什么是佛性?有人说是挑一担子粪的老汉过独木桥,因为他要考虑整体性。真正的修行,麦肯娜认为是恒久非二元觉知,恒久是永久的,非是没脑子的,无绝知是觉察感觉苦行或高潮都是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感官刺激,然后让大脑停止思考,然后来获得了快乐,也是得到了短暂的无我。
现实,和假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实是真的是身体的反应,男人就是现实,而想象是假的,使念头是女人更倾向于想象。
我们智人的关系半径不超过150个人。女性曾经在想象中,是入梦,醒来,再入梦,为什么会醒来?是因为很多事件都在刺激你,醒来有人在你生命中扮演的角色,生活中遇到的是合理的,比如有人跟你吵架,都是非常有益身心的事,因为他在刺激你醒来。
宗教是个组织,不是让你信组织或宗教的,我们信佛是相信佛能达到的目的,宗教和佛教是让大家一起有组织的达到。
灵感是通常在走投无路或者放弃思考的时候会产生,因为人在思考的时候注意力会集中在大脑上,不具有整体性。
没有一个人的直觉是100%正确,因为直觉一部分来源是现实,一部分来源是个人的想象。我们的感官包括什么?空间里好像什么都没有,但其实有氧气,人存在于空间里,和空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一种关系,我们和外在是会相互影响的,比如一束光是有很多颗粒养成的,每一个细胞,涵盖了人体的所有信息,但他长成了自己的样子。
那世间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写作,就好比搭桥,先假设是真的,然后要了解到底是否是真的,最终发现彼此都是一样的,原来只是立场不同,判断原来不准,要先找到真的,自己没有对错和是非观,只是展现的不同,找自己的问题,找真的东西,只有自己活着是真的。
身体思想灵魂在哪?不知道我们活在哪?我是谁?到最后才知道可以找出假的,只要认为有问题就去扒一下,发现就是里外的关系,可以假定什么是真的,真的存在吗?写不下来就再来一轮,再找一组新的对立统一关系,突然发现这就是真的,心里会特别踏实,别人质问你时,你会不慌,真实的是没有恐惧的。
达成一致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找到这件事的养分,不要对抗,很多事件不是你本人决定的,而是有其他一些力量推动到你的面前没有偶然发生的。
穷人和富人看到的不一样,区别是谁看得远?没有真正的舍和得,只有近和远的得,近和远的舍,每个人贪便宜,都是正常的。
万物都有最基本的原则,付出越多得到越多,做任何事要先投入,前提是方向得对。真正的东西不是它的实际价值,而是在你心里的价值。能量是正常流动的,钱也是流动的,要先付出大的能量来交换。物质的特性,就会有产生和灭亡的过程。
大脑的判断会让我们产生分别心。觉察的本体就是永恒,所有的修行都不过是做了一场醒来的梦,但实际并没有真正醒来。人类为了追求无我的状态,才促进了繁衍和社会发展。无我最终是死亡。科学家信任物质的唯一性。人类所有的痛苦和孤独都是因为挣扎困惑,是因为真我和假我,纠结是因为挣扎修行就是减库房的东西,修行可以让别人再拿我们的东西时,我们不痛苦,不纠结。人生一定是痛苦多,快乐少,因为快乐是一种短暂的无我状态,痛苦多是因为在挣扎。
修行第一步是不挣扎,第二步是觉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