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母亲节了, 我的母亲,读过书,属于有文化的人。教育的本能还是流淌在她的血液里。她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教育我们兄妹:勤劳,善良,学习,本份……
光阴虽是无情,但每年都如约送来“母亲节”。那一天,博客、微信、朋友圈里,充满了对母亲的祝福与感谢。曾经,我也在其中写过祝福的话,更写过感恩的诗,但我们的母亲,她其实看不到、听不见,她也真的并不在意。
我的母亲,从揭不开锅到不愁温饱,一直踏踏实实地撑着一家人的日子。她一个人,携着红尘纷扰,将细碎的日子碾落成尘,留下一身眷顾,让光阴染白了孤寂。她的前半生为生活所迫,后半生却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我们身上,始终无怨无悔。
我心中的母亲,总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和行动诠释对错,表达她的感情。记忆中,她从来没有打过我,如此,也让我学会了宽以待人;她也从来没大声训斥过我,从而也让我学会了待人以礼;她总是尊重我的选择,更是让我学会了自立。如果我现在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能宽恕人、体谅人——这些,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母亲,就是这样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她就好像一树花,开在风中,而我们,一直在前行,偶尔捡拾那些零落的花瓣,便会忆起一地诗心。
在人生漫长的行走中,母亲总是将嘱咐装满我的行囊,将希望缝进我的衣襟,让我一路不敢沉沦。她总是在临行前告诉我:已经得到的,要珍惜;想要得到的,须努力。
光阴,看似不动生色,却在无情的更替,没有人能够全身而退,毫发无损。我的母亲,也终是老了,现在每次打电话给她,都要很大声地讲话,有时还要重复几遍才行。
上周去看母亲,抽空在躺在床上小憩,母亲悄悄进来,发现我衣服的扣子松了,就去拿来针线要为我缝起。她重复着把线头伸进嘴里润湿,然后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的又尖又细,抬起手臂,将线对着针孔,可就是穿不进去。
看着此时的母亲,我的眼睛陡然潮湿。母亲曾经飞针走线的青春身影,已被岁月吞噬得无踪无影。“娘,我来吧!”马上起床,我把线很快穿进了针里。看见母亲会心的笑容,看着母亲用心地缝着扣子,又一次想起孟郊的那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活中,我们给岁月以善良,岁月也会生出温和的暖意,把细碎的日子,编织成明媚,岁月便有了光泽。回看走过的痕迹,我依然能记得母亲的微笑,还有她的美丽。无论对家人还是外人,她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别人。这一生,她用尽了心,疼爱与呵护着我们。如今虽已白发苍苍、一身病痛,却依然牵挂着她的每一个孩子。
我的母亲,就这样历经沧桑,从年轻貌美的新娘,操持家务的主妇,拉扯孩子的母亲,到每个团圆日都站在门前期盼儿女的孤独身影,寂寞中,确实已近荼靡。此时,觉得我们也许实在走得太匆匆了,真的应该停下来,等等母亲。
纷扰的尘世,总是山一程水一程。我明白,生命里若没有遗憾,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刻骨铭心。而生命之不能承受之轻,便是沉甸甸的亲情。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上网,可以看书,可以聊天,可以找朋友聚聚。可是我的母亲,她不会这些,她该怎样打发她的孤寂。我不知道,这样的纠结,该找何种办法去释然,去证明我们真的爱母亲。
是的,我能拿什么回报至亲至爱的母亲?我时常这样问自己。在这细水流年中,实在难忘母亲给我的一世安稳,也不得不感叹:母爱浓处难承继,何当得报三春晖。
人生漫漫路,最难是懂得。我不知道,该怎么抚平母亲孤独而苍凉的心。但我清楚,应该为她做的,不单单是物质上的给与,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的抚慰。
母亲节快到了,愿我们都能记住岁月的痕迹,给母亲一个拥抱,表达我们的爱意;给母亲一个电话,听听那熟悉的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