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
闲来无聊和几个同事侃大山,不知怎的就聊到了童年时做下的恶事。
老王坦白,小时候喜好看电影,看到里面杀人砍头、献血喷涌的画面顿觉精彩,也十分好奇。恰逢家里母猫生了一窝小崽,他于是拿着一把钝斧,把着小猫的头就是猛砍,一下、两下,小猫喵呜两声就死了过去。斧头也不锋利,小猫头也砍不下来,他那时也煞是失望。
老李供述,小时候逮到了麻雀,在它翅膀上浇上油,点着了往天上扔,就像一架失事的飞机,飞不了多远就坠落下来。
还有和小伙伴们一起,找一个没人住的旧房子,周围窗户用床单蒙上,拿手电筒把屋子照亮,就会吸引麻雀飞进来。然后用弹弓左右扑杀,将它们一网打尽,褪了毛,用锅炸了吃。
阿邢接着说,自己是逮了小耗子,绑到二踢脚上炸上了天,他还不忘了强调,耗子可是害人精。
我小时候,男孩子之间往往就是在玩勇敢者的游戏,说白了就是比试胆量。敢不敢从高处跳下来,敢不敢杀死小动物,敢不敢欺负女孩子等等,那些凶狠胆大的男孩子往往就能当上孩子王,胆小的孩子就会遭人欺负,被别的孩子看不起。
我就是一个胆子不大的孩子,也还是硬着头皮揪下蜻蜓的脑袋,捅破蜘蛛的屁股,不然连男孩子世界的入场券都拿不到。我做了坏事,别人也一定知道我是从犯;我学了脏话,那一定是从别的孩子那里学来的。
人之初,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我深以为然。人性初始,道德观尚未形成,处在一个蛮荒、狂野的境地,为人处世,也必会遵守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
对待小动物,也少有怜悯之心,打的过的,就残忍虐待,打不过的,就避而远之。
对待小伙伴也大抵如此,无不是凶狠能打的称王称霸,威震一方。
尤瓦尔的《人类简史》也说道,人类的出现对于其他物种就是灾难一样的存在,物种灭绝的加速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对不同种族的人类也毫无怜悯之心。
如果没有爱和教育,我们不会成为现在的我们。
现在虐猫虐狗的人在网上曝光,一定会遭到声讨,因为我们知道了那是残忍。而在小时候虐杀小动物,甚至会带来些许快乐。
爱和教育让我们推己及人,知道小动物也会痛苦。现在受人尊重,被人敬佩的人,往往是充满博爱,造福一方的人。
教育让我们明辨是非,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爱则让我们与周遭的万事万物联结起来,成为统一的整体。
反观《告白》,残忍的孩子往往来自于不幸的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人性的恶不断放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