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喜欢阅读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个写作梦想。学习写听书稿,讲书稿,就是将你阅读过的书籍,重新以另一种姿态展示给读者。
这种写作模式是将厚厚的一本书籍,比如说一本5万,10万甚至更多数字的书籍,浓缩成六千字以上,1万字以下的书稿。
信息化时代,人们需要和喜欢阅读的东西越来越多,休闲时间与阅读时间根本不相匹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大部头书籍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就出现了浓缩性的书稿——听书稿,也叫讲书稿。
只要你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现在请将你阅读过的书籍跟读者分享出来吧,分享的形式就是听书稿或者讲书稿。
听书稿的写作,每一个刚开始尝试写作的人,都容易在这条路上卡壳儿,蒙圈。
你将一本书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之后,你的大脑上储存了这本书的精彩的地方,这时候你特别想跟别人分享,可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或者是找到合适的人选,你的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并没有达到你心目中预期要与别人分享的美好效果。
因为你的听众,并没有让你看到像你那样被书雷得不知所措,激情澎湃。她平静如水或晕头转向的表现令你大受挫折。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爱看书的人,而并不是一个分享书的人,马上否定自己的美好愿望自己不适合做讲书稿或者写听书稿。面对这样的情形请你不必太在意。
这就相当于你买了一辆车,驾驶证儿在手,这只证明你具备开车的资格,但会不会开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假使你是新手上路,你开着车去外头遛弯,一定要经过拐弯儿,红绿灯,拥挤的地方。这时你一定会在这些地方惊慌失措,即使小心翼翼,也是状况百出;但如果你是一位老司机,那么经过这些地方就能轻松驾驭,不用消耗多少心力了!因为你是老司机了,你走了许多的路,碰到过很多的坑坑洼洼,有经验对付这些。
而作为新手司机,由于路面经验不足,自身本领不强,即使驾驶证在手,开车的技术也会不尽人意了,大跌眼镜。而这时候你可千万不能半途而废,放弃开车,而是继续开下去,锻炼自己的开车技术,不断积累开车经验。
学习写听书稿也是一样。
首先当你第一次去写听书稿的时候,虽然自信满满,认为自己读过那本书,读了好几次。书中的精华内容成竹在胸,仿佛泄了闸的洪水奔腾而出,看似听说稿的成品制作要出炉了,但真正到你上手去写听草稿的时候,发现自己无从下手,写起来费劲不说,还有点儿憋的难受,反观自己只能照着书上前言,主要内容,目录,后记,原封不动的抄下来,而不知道在这些条条框框架子上应该加入哪些东西,也就是你的素材引用,案例收集,金句酝酿等等。但不管怎样,你首先得把第一篇听书搞完成了。
不管第一篇听书稿写得有多烂,多不尽人意,一定要切记一点: 一定要完成一篇完整的听书稿。因为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其次,当你的听书稿公之于众,发表于一些写作门槛要求低的平台或者是你的写作学习群里,一定要保持学习的心态,谦虚的心态。
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本着学习的心态,谦虚的心态,接受老师和其他小伙伴的批评与建议,能帮助你快速的成长,为第二篇,第三篇听书稿写作铺砖垫石,打下良好的基础。
就好比第一次开车上路,总会出现种种问题,这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担心,把自己出的问题和状况跟老司机去分享,听听他们的建议。有的人会鼓励你,不要紧,谁都有第一次,慢慢儿来,开下去,你会越开越好的。第一次谁都会出状况的;有的人也会告诉你一些路面经验,开车技术与经验,这些都是你开车技术进步的灵丹妙药。
不管是批评还是鼓励,正确对待这些批评和鼓励,能够增长你的开车经验。
听书稿写作也是这个道理,开诚布公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指导,然后亲自下水写第二篇,第三篇……只要坚持下去,相信你在听书稿的写作路上,逐渐会畅通无阻的。
最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循序渐进,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听书稿写作,开始上手的时候比较难,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找不到正确的路子,只要你一上了听书稿写作轨迹,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会将你所读过的书,听过的书,二次加工成稿。
阅读倒逼你的写作,听书稿写作又倒逼你的阅读。这两天其美的好事儿一旦花落你家,你将会香飘万里,收获满满,让我们一起学习听书稿写作吧!打起十二分精神,爱上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