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读书的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颠覆的作用,我们通过阅读学习到新的观点、新的知识,颠覆以前的思考与认知;一方面是加深印象、纠正反思的作用。当看到书中的某些句子和段落,那些重要的知识或道理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脑海里,然后重新反思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
颠覆的作用相当于升级迭代,反思的作用相当于弥补漏洞。下面这几个观点就是我最近在读书过程中,觉得依然十分重要或者是颠覆之前认知的一些观点。
1.声誉的重要
这一点是在书籍《百岁人生》中提到的,当长寿时代来临的时候,“声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于公司或个人来说,都会显得更加重要。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的。对于“声誉”这个要素来讲的话,同样试用。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声誉”都是需要有根基的,它需要时间、实力、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共同加持。虽然声誉很难短时间累积起来,但是声誉的破坏却可以是短时间的。一个长时间备受信赖的产品,很可能会因为一次产品负面信息的出现导致声誉受损,想要挽回,却需要花费更多的心力。
在《百岁人生》这本书中提到,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独立生产者”,我的理解是也就是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由职业者差不多。当这类人群出现的时候,自己就相当于一个“小型企业”,自己需要对自己的作品或者产品负责。每一个作品或产品的诞生都是对自我声望进行加分或者减分的过程。
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可以做到十分用心,但在你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碑或者声望的时候,是否还能够依然守得住初心,这就不好说了。因为外界可能会有更多的物质诱惑,让你觉得自己不再值得对现在所做的事情付出更多;也许外界会有更多的精神诱惑,让你对目前产品的打造少了一分认真的态度;又或许是你对自己太过于自信,十分自满,开始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产生懈怠,认为产品及格就好……难得不是做不好,而是一直做好。
当我们出现这种很难持续坚持的时候,一般的改善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正视改正,解决掉现有的问题,把“声望”继续扶上正轨;一种是急流勇退,放下现有的一切,让“声望”留在江湖。两种都是智慧,两者都需要勇气。最差的选择就是无视以及不停止,直到让声望跌出负值。
2.他人的重要
这一点也是在《百岁人生》中看到的,在这本书里,在小标题中用的是“同辈”这个词,我觉得可以再扩大一下范围,也就是“他人”。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我们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自存在,那一切都显得不再有意义了。他人对我们的影响有好有坏,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有的时候会高估自己的作用,低估环境的影响。
事实证明,我们如何获得知识以及我们获取知识的效率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百岁人生》
这个他人,并不一定只是我们身边的某位亲人,某位老师,某位朋友,他也可能是我们在这个庞大的互联网世界中遇到的“他人”,他们可能与我们有着相同的价值观,有着相同的爱好,有着共同的志向,又或者是我们奋身去追寻的某个行业偶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我们把自己放置到正确的群体,找到互相促进的合作搭档,甚至是互相促进的竞争对手,这样的环境对于我们自身的成长也是非常有成效的。合适的环境,会激发我们内心的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也会存在一个陷阱,那就是把团体呈现的力量误以为是自身所产生的力量,这一点需要警惕。
所以,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借助“他人”的力量,不要单单只依靠自己,因为自身的视野,自身的认知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他人”一起协同进步,才能更大程度上去激发自己,环境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觑。
3.知识拓展的方法
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无疑是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拓展的,那你能想到哪些知识拓展的方法呢?或者说,你的生活中运用的知识拓展方法有哪些呢?
我能想到的方法大多是借助于他人的,从外在力量进行出发的。比方说去某些知识付费平台订阅专栏、购买书籍、寻找行业导师、从身边的朋友等进行获取等。
在《有效学习》这本书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这是一本在讲如何进行有效学习的书,在其中一个小章节中,就涉及到了这个话题。它在这个问题下所给出的答案是从内出发的,上述我所说的那些方法都只是一些外在的表现形式。当你掌握了“内”这个核心内容,“外”的这些表现形式就更容易掌握了。
书中给出的拓展方法有“自我解释”和“问为什么”这两个方面。
我们先来看自我解释。自我解释,这四个字非常好理解,那就是对学习的某个知识或者概念自我解释一番,看看自己在逻辑上是不是能够理顺,中间有没有卡壳的部分。对于自我解释,书中还给出了一个新的角度,那就是:
罗斯还试图把知识和其他知识相联系,看看能否用不同的词汇、不同的概念进行解释。“自我解释的过程,就是在建立关联”。——《有效学习》
这其实需要一种慢下来的能力,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知识或者概念的时候,我们能否对这个知识进行自我解读以及全方位解读,争取做到365度无死角。我相信在生活中,真正这样去做的人很少,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
这就相当于,我们从一个中心点出发,可以找到很多的关联词,而每个关联词的背后涉及很可能是另外一个知识领域。当由一个点辐射出很多点之后,我们的知识面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展。
除了自我解释,还有就是去问“为什么”。
当我们针对某个陌生领域问“为什么”的时候,“为什么”的问题就变得困难了。这类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产生新想法的途径。——《有效学习》
比方说到底什么是区块链,为什么区块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什么牛市会来,但大部分人却等不到牛市到来?这里面有周期性的问题,有心理学的问题,有人性的问题,还有未来趋势发展的问题等等。
其实,问“为什么”也是在向我们进行“自我解释”的一个过程,当我们由问题出发,然后再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个找答案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与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知识扩展,不仅需要“术”,也需要“道”。
结语
重视个人或者公司的声誉,它是我们身上的一种“无形资产”;重视以及懂得“他人”给个人带来的促进力量,会比个人的“单打独斗”走得更长久些;想要进行知识拓展,可以尝试着从“自我解释”自己“多问为什么”这两个方面去进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