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在“文章杂话”一章的第一篇就写到了衡量文章是否通顺的标准。大概有三方面:文章情感和立意的通顺、文章的语句通顺、文章用词的通顺。叶老在写这一节的时候,先写的词语通顺,而且用的笔墨较多,然后是语句的通顺,最后用了一小段提及一下立意的通顺。我个人认为,从重要度上讲,这三者的顺序应该是颠倒过来的。
叶老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说写文章的目的是要表达我们的所见、所感,而现实中的所见所感是在同一瞬间产生的,像球;而说话或者写文章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如线;那么如何用线表达出球的功夫,让读者看完之后能明白读者所要说的内容,这就是“调顺”。
这个比喻即说明了日常感知与文字呈现之间的区别,同时也道出了写作的目的和要领,要让两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一致,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使文章通顺起来。
01 立意通顺
达到立意的通顺,文中叶老用了“思想情感”一词,即立意应该包含思想和情感两个部分。
思想主要是针对议论文的,要做到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论述严谨,论据充实,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情感大多是针对抒情类文章,情感通顺主要应该是指情感要积极,抒发要得当。情感积极是当我们看到真善美的人或者事,要产生积极、热爱的情绪,反之要抱有憎恶、讨厌的态度;而抒发得当则需要适度,不能小题大做,遇到一点平常的事情,为了抒情而抒情,过分夸大情感,让读者觉得做作。
02 语句通顺
有了正确的文章立意,语句或者段落的次序安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文中提到用好“虚词”是文章顺畅的保障。那么什么是“虚词”呢,就是我们熟悉的“介词”“助词”“副词”和“连词”,这些虚词的正确使用保证了一句话的通顺,而文章中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复句。
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关的简单句子构成的句子,构成复句的简单句子叫分句。 而几个分句之间通常有八种最常见的的关系,即并列、顺承、递进、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条件。这八种关系中,每一种都有其惯用的连接词(我把这些作为附件列在文章后面)。因此,写文章时应当先想清楚自己表达的那段话到底是什么关系,然后再选择不同的连接词,这样文章就不会出现语句不顺畅的情况了。
语句通顺还包括文章中素材的排放顺序,这涉及到文章素材的组织,哪个放在前面,哪个放在后面,这个先后顺序要服从于文章的主旨或者立意,这也决定了整篇文章的架构。
03 用词通顺
词语通顺的唯一标准就是“恰当”,而做到恰当需要从两方面下功夫:
其一,对事物要有个真切的认知,事物认识模糊不清,没有仔细观察过,或者观察得不透彻,都会影响对事物的感知。感知的缺乏,自然不会想到合适的词语。这一点,叶老在谈写作的多处地方都提到过,只有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多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能提升感知能力。
其二,要加强我们对词语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既要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还要注意词语的褒贬性质。记得我有一次给朋友的文章留言,原本想表达感激之情,用了“拜您所赐”一词,结果被简友指出这个词多用作贬义,幸好被提醒,否则会很尴尬。因此,不断积累词汇很重要,一方面要多读书,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另一方面,写作时要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自己没有把握的词语,先把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写通顺了,能够正确表达含义。
附:复句类型常用的关键词
并、顺、递、转; 因、选、假、条;
⑴并列关系
也……,也……;又……,又……;既……,又(也)…… ;一边……,一边…… 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有时……;一方面……,(另、又)一方面……;不是……,而是……。
⑵承接复句
首先(起先)……,然后(后来)……;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
⑶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宁可……,也不……;与其……,不如(毋宁)…… 。
⑷递进关系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反而)…… ;尚且……,何况……;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⑸转折关系
虽然(尽管)……;但是(可是、却、而)…… ;但是、 但、可 、可是 、然而、却、不过、只是、不过、倒。
⑹假设关系
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就(那么、那、便) ;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也(还)…… 。
⑺条件关系
只要……,就(都、便、总)……;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也、还)……。
⑻因果关系
因为(由于)……,所以(就、因而、以致)……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那么(就、又、便)……;因而、因此、由于、所以、以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