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下班的时候,沈默凑到了北方的桌子前,“老吴,你说一个派出所的所长,他怎么就自杀了呢?”
“想不开呗,这还不简单。”北方头也没抬,很随意地说了一句。
“那么高的楼,到底是警察啊。”沈默似乎很有感触地说。
“什么意思?”
“胆子大呗。”
“对了,那天拍的东西你是不是还留着?景子那家伙,他那莫名其妙的一问让我郁闷了一上午,那人掉下去的时候,到底是头朝下还是脚朝下?”北方一下子又想起了警察景子的话。
“一起下去看看?”
“一起看看?”
“看什么啊,我也看,”两个人的窃窃私语吸引了旁边坐着的小若,她好奇地冲北方喊了一句。
“我也去我也去。”一旁的林桐也跟着起哄。
“死人。”
“死人有什么好看的?哦,就是那天你拍的那个跳楼的现场?”
“小若,那天你在现场,你告诉我那人是头着地还是脚着地?”沈默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了小若。天色此时已经暗淡了下来,走廊里昏暗了许多,一会儿他们就进了楼下四楼的编辑机房。
沈默慢慢地将录像带放进了放像机的带仓,稍微往前倒了一下带子,然后他按下了播放键。只见监视器的显示屏上,一个人影飞快下落,沈默的镜头晃动着下移,接着是一阵剧烈的晃动,接下来是一个固定画面,那是一个血肉模糊的人,镜头有些虚焦,当然在调整焦距后依然无法看清那人的模样。
看到这里只听见小若一声尖叫,她用手蒙住了自己的眼睛。
“小若,当时你也没有这么大反应啊。”为了缓和气氛,沈默半开玩笑地对小若说,而于小若,则好像是强作倔强地摆了摆手,她示意自己没事。
“沈老师真厉害,这都被你抓住了。”出人意料地,林桐这个刚来的大学生却似乎非常镇静,她还在仰着脸恭维着自己的老师。
“北方,你看清楚了没?”沈默问。
“头朝下。”吴北方肯定地对沈默说,这一次似乎他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嗯,清楚了,头朝下。”沈默又将录像带倒了回去,“乖乖,到底是警察啊,胆子大,我就是自杀也不会跳楼啊。”
他喃喃自语,又在重复刚刚的感喟。
第二天一上班就见小若哭丧着脸坐在那里,两只眼睛上还有明显的黑烟圈,样子有些疲惫。
“怎么了丫头,昨天的事吓得你没有睡好吗?”吴北方打趣道。
“切……”于小若很不屑地甩了一下头发,“对不起啊老兄,咱们的选题又被头儿给否了。”她对北方说。
“对不起,那是你的选题”。说这话时吴北方头也没抬,这样的结果原本就在他意料之中的,他非常确信,头儿老卫绝对不可能答应让他们跑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偏僻地方,去做一个不着什么边际的所谓村民挖了一个小墓这样的采访。
和小若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中,北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电脑屏幕,他在天外飞仙论坛上“天外飞仙”着,忽然,一张照片和一行黑色的小楷吸引了他。
这是一张一看就非常用心拍摄的照片。照片上,一间简陋的厨房,冒着青烟并且翻腾着火苗的灶台,一个中年男人蹲在灶台前,他抽着烟;中年男人旁边坐着一位愁容满面的妇女,她怀里躺着一个五六岁样子的女孩,这孩子脸色苍白却难掩可爱表情,只是从样子看起来,小女孩似乎十分痛苦。
照片的下面有一行加黑了的醒目文字:她叫胡夜,她六岁了,因为她不会说话,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哪里不舒服。
这张照片的发布者,有着一个奇怪的马甲,“狐狸坟”。
“狐狸坟”的帖子写道:自己远房亲戚居住的那个村子叫狐狸坟,通过住在那里的一位表叔,我知道了照片上这位可怜的小女孩。她叫胡夜,今年6周岁,就像大家都看到的那样,她非常可爱。
我要说的是,这个孩子都六岁了,她不会说话。她是哑巴么?
我查过相关资料,十聋九哑,听力障碍方面的因素可以排除,因为胡夜的耳朵非常灵敏。除此以外造成人不会说话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大脑语言中枢出问题;咽喉口构造先天问题,构音障碍;后天咽喉口部结构的改变,如创伤,手术等等。
但这些因素都已经被一个一个地排除了,因为胡夜的父母曾经带着这个孩子全国各地寻医,在很多大大小小的医院他们对胡夜的身体各个部位,都做了系统的检查,结论都一样,孩子一切正常!
一切正常!可是那位达人可以解释一下。这孩子,她为什么就不会说话呢?
帖子的最后,“狐狸坟”说,虽然胡夜家已经家徒四壁了,但是胡夜的父母一直没有放弃希望,他们只是想知道,他们的女儿为什么会这样。无论胡夜能不能最终跟别的孩子一样欢歌笑语。
“狐狸坟”的帖子大概五百多字,言简意赅。
“狐狸坟”的这个帖子被置了顶加了精,然后长时间地固定在了论坛的首页上。帖子发布于1月8号晚上,值得注意的是,仅仅不到一周它的点击率竟然有将近六万。在H市这个小小的论坛上,一个帖子有这样的一个点击率,无疑是很惊人的数字。而且还有很多的网友都在跟帖,内容无非是表达一些同情、惋惜或者祝福、问候,当然,也有人进行一些善意的猜测性推论,抑或提供一些道听途说的偏方还有游医。
北方一页一页地翻动着大家的跟帖,直到一位名字叫张边的人,这个人的跟帖映入了他的眼帘。
张边的帖子说,他是一位权威机构认定的国家高级育婴师,H大的一名老师。张边是他的真名。根据他多年的育婴师经验和“狐狸坟”的描述还有照片。他的直觉告诉他,胡夜的问题也许和早期教育有关。如果及时干预,也许她还有学会说话的希望,如果可能,他很愿意试一试。
帖子后面一样附有一张照片,那是张边的资格证书。还有他的联系电话。
通过QQ吴北方把这个帖子介绍给了小若,并且对她说,说不定这个选题头儿会更感兴趣一点。
也许,刚才北方的不恭让小若有些生气,她没好气地回敬了一句,这次可是你的选题呵。不过五分钟后,小若的头还是探到了北方的电脑屏幕前。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题,早期教育。嗯,如果,如果张边的预感可靠的话,可以做一做”,小若说。很明显,和北方一样,张边的跟帖最终吸引了她。
“你是H大的学生,你是不是认识这位叫张边高级育婴师?”北方问。
“H大还有育婴专业?我还真没有听说过。至少在我毕业的时候没有!”小若肯定的说。
这个时候,北方忽然想起小若的那个小师妹,于是朝沈默的方向看了过去,两个人正谈得津津有味。
“小若,你的这位小师妹很活泼啊”。
“我一位老师的千斤。”小若说。
“林桐你过来,我问你个事儿。”
林桐很高兴地走了过来。
“小林,我毕业比较早了,咱们学校还新添了一个叫育婴学的专业吗?”
小若的突然一问让林桐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林桐回答说,“小若姐,育婴专业是什么专业啊?”
小若指了指电脑屏幕上张边的自我介绍和跟帖,“林桐你看看,认不认识这位老师?”
“哦,他呀,认识认识,他可是咱们学校最年轻的博士,呵呵。全校的女生没有不认识他的。”林桐眼睛凑了上去,看了一眼兴奋地回答道。
这下摸不着头脑的轮着北方他们俩了,“全校女生没有不认识的”,坦白说,从张边资格证书的照片上,吴北方没有看出来他还有这份吸引力。
“是么,林桐那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啊?”北方开玩笑似的问H大这位漂亮的实习生。
“也没什么,年轻有为,人又帅气,最重要的是……”林桐停了下来。
“是什么?”
林桐犹豫了一下,但她最终也没说出最重要的是什么,她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北方和小若相视一笑,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在和发帖子的“狐狸坟”取得了联系并具体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第二天,在林桐的带领下吴北方和小若来到了H大学。H大坐落于H市的西北方向,毗邻郊区的位置,是一所百年老校。
这样的一所老校,现在这个时候,在萧瑟的冬日一切老的东西才显现出它们的味道。就仿佛一张古老的字画,挂在一处破旧的大宅子墙上与平铺在五星级酒店的展览厅内,那感觉是不同的。
当然,这是北方的审美观。
林桐说,要到张边的办公室兼心理咨询室,必须穿过一个小小的人工湖,而要穿过这个人工湖又必须走过一条长长的架在湖面上的走廊。这条走廊是用灰黑的石头砌成的,上面爬满了一些藤萝的干枯枝条。小风一吹,沙沙作响。
“很有味道对吧,”小若对北方不怀好意地一笑,很奇怪,对方并没有理会这种挑衅。
走在走廊上,林桐指着湖那边的一幢破旧小楼说,那就是张边的办公室,是他自己向学校主动申请的。据说张博士认为,心理咨询室什么配置也不需要,最重要的是得安静。
“我在这学校念了四年大学,竟然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座破楼!”小若非常惊讶地说道。
“是么小若姐?我可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听我爸说起过。我爸说,这小楼有一百多年了,说是民国的时候一位研究聊斋的老先生在这里做过学问,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上吊自杀了。”
“哦。你别说这么吓人好不好”。 小若打断了林桐的话。
“打那以后,这处破旧的小楼就再没有人用过,一直闲着,这次张博士主动要求,学校当然就答应了,还送个人情给这位刚引进的博士不是。”
很快三个人便走到小楼跟前,仔细看了看才发现,这小楼确实是有些年岁了,让北方觉得有些奇怪的是,在砖石房屋构造为主的北方,这幢小楼的整体构架是木制的。
整了整衣服,小若轻轻敲了一下房门,马上一个低沉沙哑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
“请进。”
门吱的一声开了,一个斯斯文文的微胖的男子斜坐在正对着门的沙发上,他戴一副黑边眼镜,两只眼正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看,似乎在寻找什么。
这位,应该就是H大的育婴学博士张边了。
“对不起同学,今天我休息,不做咨询。”
很遗憾,沙发上的这个斯文的博士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目光并没有从天花板上移开。这似乎很不礼貌,即使,他把北方三个人当成自己的患者。
职业病!
北方和小若没有介意张边的傲慢。于小若忙走上前去说明来意,而带她们过来的林桐,她没有跟着进屋,有些怯生生的,就立在了门口。
小若的介绍让张边有些尴尬,他微微笑了笑,仿佛在表达歉意,然后热情地招呼北方坐了下来。简单聊了几句后他有些失望,因为小若她们无法给他更多的关于胡夜的信息,他对这个孩子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狐狸坟”的那个帖子上。
这让他根本无法下任何结论。
“我只是凭自己的直觉判断,不敢肯定就是早期教育的问题。所以做节目的话我,我必须得和这孩子有段时间面对面的交流。”张边说,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手上竟然夹上了一支香烟,他把香烟放在了嘴里,然后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样,他问小若。
“我抽支烟你不介意吧。”
小若笑了笑,“您抽您的。”
“张老师,不知道你晚上有没有时间?我想约那个叫‘狐狸坟’的网友还有您,大家一起坐坐谈一下这件事,看能不能帮帮胡夜,你看怎么样?”
张博士没有拒绝,于是大家约好了,等小若定了时间再打电话给他,北方和小若便起身告辞。
在送他们出去的时候,张边忽然指了指了还立在门边的林桐问,“这位是你们的朋友?”
“嗯,她呀,也是您的学生和仰慕者。”小若回答。
张博士“哦”了一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从H大回来以后吴北方和小若去了趟主任的办公室,“先简单说说你们的选题吧”。
头儿肥大的身躯还深深陷在沙发里,他把电视关了,点了一根烟,顺手扔给了北方一支,这才将目光以及注意力一遭转移到小若身上。
“头儿,是这么回事”,小若开始用她出镜时才有的标准的语速和情绪汇报了起来,“这是一个在H市一个论坛上讨论的比较热烈的话题”。
“论坛是什么东西,什么论坛?”,老卫打断了小若的话。
小若强忍着笑给他解释了一下什么是论坛,老卫恍然大悟一样,哦了一声,说老了老了,不过,你要说互联网我不就知道了么。
小若继续说,“狐狸坟有这么一家人,这家有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叫胡夜,今年6岁了,一直不会说话,不知道为什么就老是没学得会,可奇怪的是,去了很多医院都检查和治疗都说没有什么问题,各项指标、身体条件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
“胡夜和一般的哑巴不一样”,见头儿似乎对这个选题并没有太大兴趣,小若忙不迭地强调了这么一句。
“哦,怎么说?”老卫把手里的香烟熄了,依旧是并不在意的一问。
“十聋九哑,排除听力障碍方面的因素外,造成人不会说话的原因不外乎一下以下几种,大脑语言中枢出问题;咽喉口构造先天问题,构音障碍;后天咽喉口部结构的改变,如创伤,手术等,而这些因素通过胡夜父母这几年走南闯北、数十家大医院的检查结果基本可以排除掉了。”
小若说的这是“狐狸坟”帖子里提供的资料,“当然,关于这些我们也咨询了几个医学方面的专家,在那里得到了证实。”
见老卫还是不置可否,小若有些急了,索性将自己准备的采访计划递到了头儿的面前。
“头儿,我们已经了解到,女孩胡夜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她一直由奶奶带大,而她的奶奶后天失声,也不会说话。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胡夜一直生活的那个村子,也就是狐狸坟村,全村也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孩子更是少得可怜。我们怀疑,胡夜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她生活的环境以及早期教育不善有关。”
“这一点怀疑也得到育婴早期教育专家,一位高级育婴师的理论支持。理论上讲,0到3岁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以及各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将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哦,有句老话叫三岁定终身是吧”,老卫说,看样子他被小若给说动了心。
“如果一切顺利,我们这个选题一定引起强烈反响,也能唤起全社会对婴儿早期教育的重视。”这丫头的最后一句话似乎是总结陈辞。
终于头儿发话了,你们就去做吧。
连载《她为什么不会说话》1 http://www.jianshu.com/p/2dc4eda21c8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