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的书名平淡无奇,几乎没有让人想要去翻阅的欲望,不过看过之后还是非常有收获的,它的中心论点就是围绕一个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听过,但肯定都有过的一种体验——心流。
何为心流
想象你正由山坡上滑雪下来,全副精神都放在身体的动作、滑雪板的方位、刮过脸颊的咻咻气流,丝毫不容你产生相反或抵触的念头。你明白,只要情绪或心念上有一丝疏忽,就可能一头栽进雪堆里。在这种全神贯注的情况下,你滑的顺畅无比,真希望就这么永远滑下去,让自己彻底沉浸在这份感受中。
倘若不选择滑雪,当然可以换一项你喜欢的任何其它活动,例如编程、读书、游泳、打牌、做饭等,或者你也可以通过人际互动寻得这种感觉。
这些活动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注意力非常集中,几乎可以说忘记时间的存在,时间过的很快,你的思绪、欲望、目标指向一处,与平时注意力分散时的状态截然不同,这种特殊时刻就是本书所说的“心流体验”。
如何进入心流状态
我们把有助于心流产生的活动称为“心流活动”,所以如果想进入心流状态,就必须从事心流活动,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流活动,而且同一个活动,有的人就可以进入状态,有的人注意力就很涣散,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感受哪些活动会让我们更容易进入这种状态,主动去寻找。
无论是居家还是工作时间,我们很可能经常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但是在心流活动中,我们却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尽全力接受挑战,并达成目标,即有可能产生心流,但是要注意个人能力与挑战之间的一个平衡。假若挑战的难度过高,会令人深感挫折,接着是担心,最后产生焦虑;如果挑战太多容易,你的能力绰绰有余,继轻松之后,你就会感到无趣;此外,如果挑战难度低,个人能力也不足,当事人的态度就会趋于淡漠。所以,只有高难度的挑战与较高的能力相配合,个人的全心投入才可能触发心流,塑造异于平常的体验与感受。
心流与快乐
当我们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并不会觉得快乐,因为要体验快乐,内心必须专注如一的体验快乐,如此难免会让注意力脱离手边的工作。比如攀岩者在举步维艰时,还要分心感受快乐,很可能就会失足摔落谷底,手术中的外科医生、弹奏艰涩乐曲的音乐家也不例外。
这时你可能会说,既然心流不能让我们体验的快乐,为什么还要去追求这种状态,我们图的什么?其实不然,过程当中我们无法体验到快乐,但是在完成之后,我们就会有时间回顾刚才发生的事,进而为这种极佳体验心生感激,并自内心涌现快乐之情。
当然,我们无须体验心流也能感到快乐,只要我们做的是能让我们快乐的事,比如放松休息、去游乐场玩耍。但是这种快乐却十分脆弱,而且需要借助有利的外在环境方能产生。所以唯有继心流而来的快乐,是自己塑造所得,对个人意识的拓展与成长才有助益。
心流与工作
工作是一种很奇怪的体验,既为人营造专注、满足的时刻,给人骄傲及归属感,却又是大多数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工作是必须但不愉快的,娱乐是愉快却无用处的。对待一件事,不同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体验。
通过研究发现,成人生活中的心流多出现在工作时期,而非闲暇时刻。当人处于高挑战、高技巧的状态下,且自觉十分专心、深富创造力、相当满足之时,多半是在工作时间,而非在家中。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我们对工作很明显是充满了偏见的,许多人无法体验或不愿承认:工作也可以十分有趣。闲暇看似是快乐的必要条件,实际上却无从保证。因为如何有效利用闲暇,远比想象中困难,休闲并不比工作更令人快乐,拥有自由的时间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当然,工作衍生的意义并不会凭空而降,需要你付出超过工作所需的思考及关注。
可见,要想人生过的有意义,关键要把握好两点:首先是要给工作一个合理的定位,端正对工作的态度,尽量在工作时间就专心的工作,进入心流的状态;其次就是学习如何安排非工作时间,娱乐休闲也是分档次的,小时候最大的休息就是看电视,但现在来看,看电视既没什么营养,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过后还会有一种空虚感,还是要发展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
总结
要想发展个人的兴趣与好奇心、为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首先必须拥有时间,其次是具备掌控精力的能耐。我们不能依赖外在的刺激或挑战来促使自己专心,而是要学会靠自己的意志力集中精神。这种能力与兴趣的关系是互为因果、互相强化的,如果你对某事有兴趣,就会在这个上面用心;若对某件事情用心,你便会很容易对它产生兴趣。许多令我们觉得有趣的事情,并非因为它原本就有趣,而是因为自己为它花了不少力气。
人若无自我,便无法前进。但自我形象也有害处,因为它在幼年时期一旦形成,便开始掌控人的全部意识。由于我们认同它,认定这是自己主体所在,因而自我逐渐变成意识中最重要的部分,有些人甚至还将它奉为唯一值得关切的对象。危险的是,此时你的经历会全部投入自己创造的假想体,去满足它的需求。所以对每个人而言,美好生活的最大阻碍就是自己,但若学会与自己共存,自我便会成为朋友、帮手,建立充实的人生基石。我们每个人都有龌蹉、偏见、软弱等缺点,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予以转化,这些都是力量的源泉,对作家来说,还会把它们作为写作的素材。
最后总结一句本书的主题:能掌控注意力,便能掌握体验,进而控制生活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