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好处——无知的人,事事都有惊喜,处处皆能长进。无知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身上散发着求知欲和感受世界的激情和活力。无知的人才有发展的空间,才有进步的希望。无知的人,需要知道自己的无知。好多事都是图一个新鲜感,一种刺激。男女之情,初时热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对方好像处处闪光,缺点也成了维纳斯的断臂,这是对对方的无知在作怪,无知引发的探索欲和激情。等无知变知之,新鲜感消退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无聊,好多成为了习惯。保持变化,保持新鲜,保持自己的无知和自身的新鲜感。正如木心所说,孩子气可能就是元气。
早期作品的重要性——文明和文化都有一个从萌芽到衰败灭亡的生命周期。早期艺术面对两个机遇:1. 新的主题,新的形式;2. 新的工具。其实科学技术也是这样,最近火的一塌糊涂的人工智能不就是这样。海量数据对人工智能而言是一个新的主题,而深度学习算法作为新的工具,则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引领了一波新的热潮,甚至连工业界也提出了相应的工业4.0. 而在艺术方面,90年的《The ghost in the machine》,2000年的电影《人工智能》,之后这类主题的电影和书籍好像蛰伏了。直到近几年,美剧《疑犯追踪》、《西部世界》的出现,人工智能好像又进入了大家的世界。早期的作品往往更具有新意,更加“粗旷、朝气、生猛有想象力”。现代精美的瓷器和古时的陶器相比,好像仍未跳出那些框框,生活用品、艺术品,除了作为新材料用于那些高精尖领域。‘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不是所谓的文化教养。而是直觉、而是本能、而是最最新鲜的感受力。’ 贡布里希——‘美感是需要导引和学习的’ ,传承和发展,好像是生命的主题吧。谁都想留下自己的DNA片段到生命的更迭。
欧美绘画和艺术发展比中国相对较晚。物质是精神的基础。艺术家是需要吃饭的。《达芬奇的恶魔》中,达芬奇也是被包养的。
对死亡的描绘和对生命的看法,中西差别大。中国传统追求的是长生,至今各种保健品也是盛行,养生更是大行其道。国人好像惧怕死亡,在努力的逃避死亡。而西方好像更看开一些,基督描绘了天堂,追求死后上天堂。佛教有地域,有轮回,追求涅槃。都21世纪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人可能都有新的生命观吧。希望有一天,那些骗人和夸大其词的保健品不再这么有市场,人们更关注的是科技和心的安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