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陈丹青《局部》感记 3

作者: 为鹿刺青 | 来源:发表于2022-06-12 08:29 被阅读0次

    3

    陈丹青《局部1》前四画分别是“千里江山图”“死亡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和“初习的作品”,讲到哪些作品好这一问题,说了画家之少年、流派的早期、大众之情感、名家的初习。再进一步,则可说最须重视的,是早期少年基于共情的探索之作。

    这种作品的特点,一概是外在表达上迥异、内在精神上相通的创新,是谓传神。好比梵高《海边的渔夫》。关于表达直觉和本能,很大比例是技巧问题。越是公认的成熟的技巧,越是无关个性、无视差异、无能详尽。语言文字的运用,差不多也这样。

    太多人,只是在旧技巧中挣扎,而不是跋涉,没有内在。但是,直觉和本能有多少可以被发现被理解,个性和差异又有多少可以被表达被认同呢?这种画家与众不同,在于他接受外在和发现内在的与众不同。第五画“巴黎的青年”里讲巴齐耶,正是如此人物。

    恰如人人不同的阅读偏好,就是各自阅读体系在逐步构建和自觉选择的表现。读同样的内容,至少因为阅读时段、理解深度的不同,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作用。读得多了,就会有偏好,便会对一些内容孜孜以求,但这还不够。总要有一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内容,对一个人的阅读体系以恰当的满足和切实的转变,使其智识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升级换代般的精进。

    ——2018年12月6日,如兰之州。昨夜微雪,今晨又小雪,清冷凛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陈丹青《局部》感记 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lg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