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对于死亡的毕生思考会使生命更为充实丰富,而不是使其贫瘠枯竭。
——对死亡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方式。
——死亡是焦虑的原始来源,因此也是心理病理的根本源头。
——我们在出生时就开始死亡;终点从起点就已开始。(马尼留)
——你为什么要害怕自己的最后一天呢?那一天对死亡的贡献并不比其他日子更多。最后一步并不会引起衰竭,只是显露出衰竭而已。(蒙田)
——面对个人的死亡是一种极端的边界处境,其力量最使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
——提出这些观点,并非是要歌颂死亡的美好,而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的基本两难困境:我们是必死的生物,又因为我们具有自我意识而知道自己终有一死。对死亡进行任何层面的否认都是否认我们的基本自然属性,从而使我们的意识和体验受到愈发普遍的限制。
——死亡的观念可以像催化剂一样将我们拉入更真诚的生活方式中,增加我们在活着时的乐趣。
——死亡的觉醒使人们脱离对琐事的关心,为生命提供深入、强烈而完全不同的观点。
——(知道罹患癌症之后)他更能与他人共情;他长久以来的怨恨、傲慢和自我膨胀都消失了。他的生命在最后几天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整。
——当你险些失去时,每件事物都变得更有意义。
——自己并非不朽之人。
——在我学会生活之前,必须面对面直视死亡。我必须死,才能好好生活。
——将死亡纳入到生命之中,会使生命更为丰富;这会使人有能力从令人窒息的琐事中解脱出来,以更坚定和真诚的方式生活。对死亡的充分意识可能促成彻底的个人改变。
——不是悲观地将死亡看成生命痛苦的终结,而是乐观地认识到对死亡的预见能使人的生命更加丰富。
——面对乃至战胜自身的死亡恐惧,使其他一切恐惧都变得微不足道,她从中体验到强大的自我控制感。
——一个人能真正生活的只有当下,事实上,人不可能比当下活得更久。即便是在回顾既往生活的那一刻,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人仍然在体验着、在生活着。永恒的时态是当下,而非未来。
——一个没有“活着”的人恰恰是最害怕死亡的人。
——通常,我们并不在意自己真正拥有的和能做的事,反而想着自己缺少的和不能做的事,或者由于微不足道的忧虑和名声或自尊心受到威胁,使我们的成长受到阻碍。牢记死亡于心,就会对数不尽的存在的馈赠抱持欣赏和感恩之心。斯多葛学派所谓“如果你想学会如何生活,就要深思死亡”正是这个意思。
——重要的是,不要被病态的死亡观念所支配,而要在死亡的背景下体会生命,从而使生命变得自觉、生活变得丰富。
——治疗师可以利用许多结构化的练习来模拟与死亡的相遇,他们不需要让病人体验死亡,而仅仅需要去帮助病人认识到死亡是无所不在的,就在身边。
——“死亡与自我探索工作坊”的实验结果导致了死亡焦虑增加——但也同时增加了生活的目的感。焦虑是存在的一部分,没有谁能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创造却不体会到焦虑。
——死亡之所以极其重要,是因为如果恰当地去面对,可以改变人们对生命的看法,能够促使人们完全真正地投入生活。
——存在主义取向的治疗师,虽然希望减轻焦虑的破坏性后果,但却不希望消除焦虑。没有焦虑,就不能活出真正的生活,也无法面对死亡。焦虑既是敌人,也是向导,它可以指出真正的存在之路。治疗师的任务是把焦虑减轻到比较舒适的程度,然后利用这种既存的焦虑来增加病人的觉察力和活力。
——死亡有点像一个演讲者,除非你坐在前排,否则你不能真正地听到它在说些什么。(约翰福尔斯)
——除非病人是完整的人,否则他无法面对死亡;然而只有通过面对死亡,才能成为真正完整的人。(希勒斯)
——从绝望的深渊中,从严重的病痛中,人们回归到新生状态,脱去一层皮肤,更怕痒、更敏锐,更能品尝快乐的滋味,有着对一切好事更敏感的舌头,更愉悦的感官,带着无邪的喜悦,像小孩子般天真单纯,看东西时比以前细腻百倍。(尼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