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更,碎碎念。
第215天
序
今天在看一本《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豆瓣评分6.9。不算高。
但是提出了五个知识点,算是比较系统了,而且区别大多数工具书。
可能是老外写的缘故吧。。。(只可意会)
001
觉察点,我的理解就是:
每一个任务和任务之间的缝隙,就可以有一个觉察点。
是“可以有”。
比如有个著名的公式叫做“if。。。then。。。”,我一。。。就。。。
我吃完饭,就要去散步。这个是固定习惯。
但是吃饭和散步,是两件事。
在吃饭和散步之间,我们可以插入一个觉察点。
更多的时候,这些任务是总动启动,进行,完成的。
我们不需要考虑:我为什么吃完饭要散步,习惯,自动化。
而这个,就是最大的问题。
002
没有什么习惯可以一成不变还能带来收益,哪怕是健康的、正向的习惯。
比如你单身时,可以每周末睡到自然醒,也可以起床跑步;谈恋爱了,就要赶着约会,结婚了,要做家务,有孩子了要喂奶???
你的身份变了,你的年龄变了,你的很多客观条件都变了,所以,你必须要有察觉点。
如果还依照自动化做每天的事,就是“不动脑子”。
我曾经说过一个公式,再强调一遍:
思维>注意力>时间>钱
决定你的钱,是你的思维。
如果没有觉察,你就依旧如此,该烂依旧烂。
003
觉察点就是反思,就是一种选择。
当我吃完饭,我的自动化是散步。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我插入觉察点,我要思考:我下面要做什么?
可以是散步,那个是我的习惯。
可以是看书,这个符合我正在做的项目。
可以去打个电话,可以增加朋友感情。
可以再回头吃一点东西,嗯,没吃饱。
你每一个觉察点,其实是在做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产出。
说人话:觉察就是反思+计划。
反思从现在到上一个觉察点之间,你做的好坏得失,计划你从现在到下一个觉察点之间,应该干什么。
仅此而已。
说得再通俗点:就是复盘+计划。
只不过频率更高,不是以日、周、月为单位,而是以“任务”为单位。
当然时间、深度不可能有那么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