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一直准备
要想做上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毕竟好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要问十几岁的年轻人,你的梦想是什么?肯定有很多人回答说相当主持人或是想做一档自己的节目,聚光灯下的职业是如此美妙,稍微留心一下每年火爆的艺术考试就可见一斑。
诗航从小学画画,对视觉敏感,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没有报考艺术生是因为当时的她认为艺术生的就业面很窄,今后出来只能当美术老师。而这个观点是她进入大学后才改变的:艺术生可以报考广播电视编导、导演、园林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当然以后也远远不止当美术老师这一种出路,“当时对这些职业很憧憬,但是了解并不多。”
高考时诗航填报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还好这个看似宽泛的专业涵盖了她的梦想。“文化产业管理涵盖了广播电视编导大类的内容,专业并没有大的偏离。”热爱文字、影视的她在大一时便辅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且开始投身社会实践,大三时,到台湾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做交换学习,课余时间还修习写作课,拍纪录片,视野得以开拓,大四期间到浙江卫视实习,本科毕业之后,诗航申请到了香港城市大学学习“创意媒体 ”专业。
教育背景
本科: 西南大学 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编导(辅修)、台湾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交换学习)
研究生:香港城市大学 创意媒体
从诗航的履历看,她每个阶段的学业深造都是伴随着频繁且密集的实习,大一在校内学生通讯社工作,大三到中国新闻社当文字兼图片记者,大四又到浙江卫视实习。在这个部分诗航特别提醒:香港大学生毕业只能参加社会招聘,并没有对工作经验零要求的校园招聘,因此要注意累积工作经验。
职业定位从知道“不想做什么”开始
几乎绝大多数的职业理想都是从兴趣开始的,诗航喜欢传媒,因为“传媒代表话语权,做出来的东西可以让很多人看到 ,可以与很多人分享喜怒哀乐 ,甚至可以影响很多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有价值的事情。”
但是传媒的范围是特别宽泛的,单单从载体的形式来区分就有: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电影......“我想做什么?这方面的启发是从我明确的知道不想做什么开始的。”大一在学生通讯社工作,让她了解了社会新闻的写作要求,大三在中国新闻社实习,在不停的写稿发稿过程中得到成就感,但也令她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不仅仅是写新闻;“那时对职业目标思考得也不够清晰,只是大概知道想做视觉传媒方面的事儿”,于是她开始尝试做视觉艺术的工作,大四来到浙江卫视的节目组实习,目标从模糊到清晰这得归功于她在香港的研究生经历。
由于她读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换专业,因此,在择校方面,她优先考虑专业,再考虑学校。诗航给自己划定了一个选择范围:最想学的是什么?其次是什么?它们都有什么差别?最后她选定了香港城市大学的“创意媒体”专业。
好的导师、学习伙伴对个人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别大。她的研究生导师是香港的一位知名电影摄影师,“他让我明白:一个人可以把梦做得很大。”香港有比较开放的氛围,老师来自世界各地,这让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国际前沿艺术作品,到国外参加交流活动,与国际学生合作作品,这种国际化的氛围、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对开拓学生思路有很多帮助。在诸如此类的大量实践和思考后,诗航特别想做的事情终于渐渐浮出水面——运用视觉的形式讲故事,这也成就了她的第一份职业——香港某制作公司的剪辑师,这家公司做的几乎都是内地电视台外包节目的后期制作业务,这半年的工作经历让她对商业电视台的制作要求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当之后她到凤凰卫视应聘时,诗航已经是这间公司的独立剪辑师了。
敏达点评:只有在有目标的,小范围的试错中,才能渐渐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到真实的工作世界中去感知,行动的力量不容小觑,行动打破幻想,行动创造契机。
吸引与挑战并存
凤凰卫视是一家香港的陆资公司,是中港文化融合的平台,它的定位是立足香港,面向全球华人,“这是我特别希望从事的行业,与专业对口,能发挥个人优势。”他们的招聘要求有几点是清晰的:专业对口、看重海外求学经历及对口行业的实习经验。
经验:香港的企业包括凤凰卫视在内,即使是初级岗位,都希望应聘者能有至少一两年的工作经验,如果没有,希望有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来加分。我在浙江卫视实习过大半年,毕业后又在江苏卫视节目做了半年的剪辑师。因此我去面试的时候,手里已经有成型的商业作品。凤凰卫视的工作稳定性很高,员工流动率低,每年放出来的招聘岗位少,因此要密切观察招聘动态,把握机会。
诗航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节目前期到后期的制作,这也是特别有香港特色的地方,因为内地节目前期和后期分得很清楚,前期导演筹划拍摄,后期导演负责剪辑、动画效果,而在这儿是一个导演对自己的片子负全责。“我喜欢这种模式,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入行不久的新人,多做一些前期后期不同的工种,又可以拍又可以减,如果能多学一些东西,这将是未来发展的筹码......现在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是:凤凰卫视的直播节目特别多,周一至周五天天有直播,每天准时开播,工作量大,强度高。”
诗航说自己的性格偏内向,喜欢专注的、不被打扰地做事情,正是这种性格优势让她能够胜任剪辑师的工作,对着“枯燥”的电脑进行再构思、再创作。
敏达点评:据说,18岁时她的床头书是《秘密》,我想这么多年吸引力法则在她的身上一定在发挥着作用。我们被什么吸引,我们又在吸引着谁?都绝非偶然。
今后打算?
Q:您的近期规划?
A:我会集中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做什么?第二,在哪儿做?如果今后长期留在香港,我将继续在凤凰工作;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这儿的传媒业有几十年的积淀,有成型的系统可供学习。不过,现在香港传媒业逐渐没落,香港的制作人大都北上,所以我依然会留意大陆的发展机会,跟着机会走。三四年后有出国再读硕或者博士的打算,今后如果可以也想尝试留在北美地区工作。
Q:您有什么长远规划?
**A : **身在电影电视行业,我追求创作型的工作,比如——电影。从长远来看,如果有成熟的剧本,合适的机会,不排除往电影行业转型的可能,或者在工作若干年后,在积累到足够的人脉和经验的前提下尝试创业,但在毕业10年内没有创业的考虑,比较倾向于个人的积累。
Q:您怎么看待新媒体?
**A : **现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格局,如果不能善用新媒体,很可能被时代淘汰,传统行业的人更应该自觉地认识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给自己的工作谋求跟时代接轨的可能性。
Q:你的家庭对你的职业有什么影响?
**A : **很庆幸,我的家庭氛围特别开明,当我有想法时,家人总是无条件支持,很早的时候我就懂得,一个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受过几次挫折后,当面临重大问题时,我就变得更慎重,更独立。
--- END ---
敏达 老师
职业咨询师、高考志愿指导专家、职业素养教练
擅长天赋与优势发掘 / 高考志愿填报
职业定位 / 职业转型咨询
女性职业平衡与幸福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