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卧室做完网络个案。
“pia”的一声。激灵一下子我相当警觉,就像军人听到了枪响后本能的辨别声音从哪个方向来的、是什么型号的枪一样。
《潜伏》第13集.png
依稀听见隔壁卧室我妈跟小宝在说话。短暂的等待后,没声了,我对自己说:“不是他们,不是他们……可能是其他人家,或者远处的什么声响。”
“Pia”特别清脆地又一声。紧随其后一句“哎哟!”这是一种被巫婆恐吓后的哆嗦和颤抖的声音,来自儿子!
我去(此处“去”读轻声),得想办法把小宝救出来!我来到客厅,打算先听听动静,哎呀!怎奈何姥爷在啊。我没事儿找事儿地在客厅里接热水喝,假装平静:“爸,您回屋休息休息吧!”先把他支开,方便行动——在门口听听情况,有了准备,进去!
“PIA”第三声来得太快!还没等我爸进屋就又打起来了,立刻奔向卧室!
从餐桌到卧室就十几步远,唰唰出现了俩马楠:
一个火冒三丈地推门就进,“问罪”于姥姥:你干嘛打人!你住手!你就是这样的粗暴!平时和颜悦色都是假的!早我就看出来了!住手!
另一个精于讲道理劝慰自己:马楠啊,你妈会平白无故的下手打人么?一定是复习功课小宝有什么做的不对、不好,才落此下场。你想啊,如果你制止姥姥教训他,有利于他成长么?小孩不懂事就得挨打才长记性呢!你没看见课外辅导班有的家长看孩子错题多在课间休息时就把孩子打一顿么?哪个小孩不挨打?再说了,你得想想如果你为此惹怒你妈能有什么好下场?她会说:“你管,你弄,你不支持我,你跟我意见分歧对孩子有利么?你跟我不齐心合力,那你就来,我还不管了,我看看你能有什么好果子!你们孩子就碰不得?
我去!咋办?!
自我觉察能让人在走投无路的紧要关头发现出路。
(简称自觉)
于是乎,借助平时厚实的觉察功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觉察到:我推门进去的第一目的是当法官!我要劝他们、给他们评理,发一顿火镇住他们。一来怪小宝不该做错什么,二来怪我妈暴政!
天呐,也就是说我的出现本身就是闹事+搅局的,如果这样,必然会出现比小宝挨打+自己心疼更大更不可收拾的乱子!我的老天,我在干嘛。
在什么也都没想好的情况下,我已经轻轻地果断推开门(注意是轻轻推开门的,当时我就知道觉察生效了!没来得及多想,现在回忆起来应该是那个法官随着觉察而消散了)
小宝站在地上,捂着屁股蛋儿,冲我笑。
姥姥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刑具:扫炕苕帚。
我:你们怎么了?
他嬉皮笑脸:没事啊。
姥姥:你跟你妈说,你说你怎么了!
小宝不说话。
姥爷:不听话就得挨打。
说完这句他回屋了,他煽风点火!
姥姥一边收起刑具一边替他说了过程——她在给他讲语文练习册里拟人手法填空题,他不认真,害得姥姥反复讲、一直讲,她单方面以为坐在对面的小宝在听,可发现他总低头看床单,根本没专注在桌上的《练习册》上。就探过身去:他竟然饶有兴趣的玩橡皮!床单、裤子、袜子、手掌里全是碎碎的橡皮渣。姥姥两眼冒火就赐了三苕帚打。她越说越觉得自己有道理,还补充:第一下打的是不专心!第二打的是把橡皮撕成渣!第三打的是长记性!
(这就是我的家,打人也得有含义)
我半个身子探进门内、半个身子站在门外,站着,什么也没说(觉察绝对发挥作用了!此时什么也不说是从来没有过的)
耳朵听我妈说,眼睛看着小宝。
我妈背对着我坐在床上,眼睛看小宝,说给我听。
她把数学练习册拿出来了,说“休息一会儿,然后做数学。”
见此情景,想必大概是不会再打了,事情我也听明白了,就默默的关门去客厅,傻坐在沙发上,俩眼直勾勾。哎!真希望我妈早点儿叫我、告状,然后由我教训他,至少他不会挨打。自己的孩子自己打,别人打超心疼。
过一会儿小宝跑到客厅。
他:妈,你怎么了?
我板着脸拧着眉,小声说:你干嘛要让她打你?
这口气是埋怨,对我妈打人的埋怨。
他满脸堆笑没说话。
我:疼不疼?
他:不疼,不疼。
又一阵嬉皮笑脸。
挨打了还笑,这什么情况?
疗愈课也不是白教的,嘿!啊哈!我明白了!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是自己找打的。
他:不是我找打,是姥姥要打我。
(他的重音在“我”和“要”这俩词,你仔细按照着语气读读,真相大白!)
小样的,看来你真是不知道你妈妈的工作是啥,还跟我这儿来哩个㘄。
我:你不找打,她能打你?
他嘎嘎嘎嘎大笑。仰过身去躺在沙发上。显然被说中+戳穿。
这让我想到4年前有位近50岁的单身男案主,因为恋爱的苦恼来做个案。在他的个案里总会有人跟他发生肢体行为(例如推、拉等,甚至更激烈),他问为什么那些人要跟我有肢体接触?我没有邀请他们给我当代表。我告诉他我的经验和猜测后,他半信半疑的走了。4年后的一次工作坊,他找我私聊坦白说他刚刚想明白自己个案的那种情况,因为他有某种肢体冲撞的喜好,只是那时候自己还不愿意把个案里的情景和自己深层次的癖好联系在一起,所以只怪他人对自己做出莫名其妙的行为。
眼前的结果是自己要来的,可要到后又不肯承认,于是就嫁祸于他人。
挨打是小宝要来的,真要到后又不肯承认,于是嫁祸于姥姥。这不难理解。
心情放松了很多,就跟他一起玩了起来。
既然是人家自找的,我在这又心疼又懊悔又气愤的干嘛呢?
还没等我缓过神儿来。
他:妈,你是不是心疼我了?
我真不想承认,从默默心疼,到向对方表达心疼,再到对方先发制人地问,自己还得承认这份心疼。有难度。
我:对呀!多疼啊!你是不是有毛病啊,疼了还笑?
他:哈哈,不疼,就是那一瞬间的事儿。你不要太在意。
我:那也疼啊!
他:你回想回想,你小时候也挨过打,你怕疼么?
什么崽子?这是让我换位思考+以己度人+回忆过去。算了,为娘去厨房躲开你。
晚上。
我:宝儿,你为什么今天不听姥姥给你讲?
他:没意思。
我:哦哦,确实,姥姥不是师范毕业,可能会有点儿没意思。还有呢?
他:橡皮太好玩了!妈,我给你拿橡皮吧?你玩玩,特好……
我:睡觉!
他:哦,那行,明天白天给你玩。
我:呃…… 这…… 呃……
【结】
1.按照儿子说的,我想了想自己小时候挨打,哈哈,真是自找的,明明知道我妈在意啥,就偏偏出错或者闹事,她越怕我马虎我就越马虎,越怕我迟到我就偏偏迟到,真的像我儿子说的“妈妈,我就喜欢看你着急,哈哈!”记得有一次我妈实在拿我没办法就拽着脚,把我倒挂在桌沿,没料想给我高兴坏了!太好玩儿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倒挂金钟啊,也许是因为我笑的太开心,以至于我妈无奈地把我扶着站起来,大骂了一顿,作罢。
我是有多么的依恋妈妈、爱妈妈、粘妈妈啊,跟她玩着“来呀!来呀!来打我啊”的游戏。
深井冰啊深井冰!
2.自责。
如果能在他小时候再多陪陪他、如果能再多给一些爱、如果今天我陪写语文……那他……
这比他挨打还让我感到阴森可怕。
找机会处理这个“如果式”,散开心里的自责结。
❤️一个幸福的家,注定有人先行一步的诚实、成长、成熟。愿这人是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