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是人性的本能,从本能上讲,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希望马上投入和立刻产出展开,对不能马上产出的事情都以“懒惰”姿态应对。
这但这对于做产品的人来说,显然是不能用“本能”决策的,产品做的事情是建立在需求不清晰,过程更不确定的基础上不断展开的尝试,马上收益是奢侈品。
因此,产品人的决策应该是相当克制,克制自己马上收益的本能,要给用户“简单”的产品,我们就要想的“不简单”。
我们说任何一个产品都是一个手段,一个解决用户问题的手段。但要让用户最终选择你,就需要解决用户凭什么选择你的问题,这就要回到成本角度思考了。
从成本来说,我在之前思考的时候曾经得出成本的三个维度:
物质成本、体力成本、脑力成本
任何一个商品,要给消费者一个选择理由,就必须要降低其解决问题的成本。
如果客户因为是物质成本,作为产品经理,考虑更多的是性价比,用更低的金钱成本来解决客户问题。但这对产品经理而言,显然设计的产品变得竞争同质化了,只能在价格的差异化中进行竞争,显然这就是“红海”竞争的典型模式。
如果客户因为是体力成本和脑力成本,考虑更多的是用户使用我们产品解决问题让自己节省了体力和脑力。一旦涉及到脑力成本,就要涉及到用户使用成本的降低了,让用户减少体力和脑力投入是核心,这显然不“简单”,让别人不动脑,我们就需要“动脑”。
标题中的“简单”和不简单就是这个意思,任何让用户不动脑的产品都是产品人动脑设计出来的。
要让消费者和用户不动脑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意味着把原来动脑和动力的变量转移给产品本身了。我本来打车要到路边才可以打到车,现在为了节省体力和打不到车的焦虑成本,于是开发了打车软件,在家里可以提前预约打车,车到我再下去。从原来的我等车,到车等我。
这个“等”的变量就从用户的成本里面转移到产品成本里面,而作为产品就需要整合车辆,司机,用户订单等元素整合在一起,帮助用户把自己要做的事情转移到产品要做到事情。
乔布斯说站在科技和人文路口,这里的人文其实就是让用户变得更懒,把更多的变量交给科技来完成。科技主要解决的就是减少人为变量,这里的人为变量其实就是用户使用的过程,变成产品开发的过程。这成本的下降,就是从用户原来解决问题的复杂变成现在体验的简单。
这对产品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巧劲,要让用户减少使用变量,我们基于深入洞见用户当前解决问题的使用成本,把其翻译成产品的能力,把其中时间成本,体力成本较高的流程和过程交给产品来解决的过程。
即所谓:把复杂交给产品,简单留给用户。
如此,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其实并没有什么取巧的方法,要让别人不动脑,我们就必须要动脑,动脑观察用户的问题,分析现有的解决方法和购成成本的维度,思考和重构新的方法如何降低成本。让用户的不简单,变成我们产品的不简单,用我们的不简单,重构用户解决问题的简单。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