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千古谏臣的风范和硬骨头,竟然四次拒绝领导的指令,着实让我们深深领教了一下。
固执得不通人情,不达官场。不敷衍、不取悦上级。眼睛里容不得一粒微尘,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魏徵,和朝闻夕死、知错立改、上善若水的太宗,帝国两位辩手的对决,统一治国根本和理念的演示。
向上管理不仅需要勇敢,更需要手段和结果。纳谏就好比玩火,一不小心就可能万劫不复。比干固然忠烈,但当他开膛剖肚后,商纣不仅没有感动反省,反而变本加厉,从以终为始的角度来看,这次“死谏”不但是无效的,而且成功将领导推向了正义的对面,更深的深渊。同样这次,没有抽丝剥茧的精细和闪转腾挪的迂回,想说服天之骄子的太宗,简直是痴心妄想。
“上怒”,看我们玩透心理学的魏宰相是怎样不惊不惧、步步为营的:首先陈述事实,针锋相对,驳斥同事封德彝和太宗的强词夺理;然后用太宗之矛猛刺他自己的盾,打好埋伏,留下悬念,引君入瓮;接着抛出平时积攒的“黑材料”,材料很毒,一针见血,太宗平时的短处,魏徵都藏着掖着,忍而不发,一发惊人。关键时刻,精彩绝伦的三连击,一举成功!这里不消说魏宰相的雄辩能力,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的,是他讳如深海的城府和定力。他就像一个稳坐钓鱼台的高手,河面上一丝丝诡异的风浪和静谧的波纹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他总是在恰当的时机,通过恰当的渠道,将恰当的内容,以恰当的方式,发送给恰当的对象。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放炮的,毒液只有抹在刀刃上,才能见血封喉。纳谏,真的是个技术活。
而且,这种强烈的偏执狂,却不是什么领导都配拥有的。太宗的身体里始终有两个“我”,一个是好大喜功、骄傲自得的皇帝,另一个是虚怀若谷,一心向上的太宗,就好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内心也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自我,一个优秀而眼光灼灼,一个则是鼠目寸光,唯唯诺诺,两个“我”此起彼伏,互相牵制。这时,我们魏宰相的工作就是压制一个,引导另一个,好像整天二十四小时的火眼睛睛,盯着这台“地鼠机”,一有冒头的地老鼠,狠命地砸下去。这一砸,砸出一位伟大的君王,砸出一幕幕君明臣直的旷古深情,砸出一段煌煌耀耀的贞观盛世。
“号令不信,民不知所从!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太宗口中这些治国理政的真理,是魏徵循循善诱出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40001/85320d9f2642186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