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小学的时候,作业常常是在同学家或者同学在我家里一起完成的。做完以后我们就开始一起玩耍。童年时代的我在这个部分充满了非常愉快的记忆。
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儿子却不容易享受到这些。我们心里很清楚有个小伙伴能给儿子带来多大的欢乐,也一直在寻觅投缘的小伙伴一起玩耍。
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小伙伴之间的交往能否深入和持久往往掺杂了各自家长间的育儿理念是否一致,孩子与孩子之间是否投缘等等因素。加上现在的家庭,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报了一个以上的兴趣班,在业余时间能够在一起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如果家长不刻意创造机会,几乎难以实现。回到南通以来,我们一直以敞开的态度欢迎小伙伴的交往,但业余时间多数还是儿子一个人孤单度过。
终于进入了小学阶段,寻觅小伙伴的任务继续。昨晚,家中迎来了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小伙伴,但已经是老朋友了,之前幼儿园的同学。两个孩子一起作业,一起玩玩具,一起下棋,一起看书,一起吃东西,然后还是不过瘾,最后软磨硬泡,小伙伴的妈妈一人回去了,留下孩子在我家过夜,两个小子一起开心的泡了澡,最后一起睡觉了。
整个晚上,两个孩子都十分的快乐,小嘴巴一直说个不停,孩子能够懂也更愿意走进孩子的世界。
家长在照料两个孩子的时候,也感觉比带一个要轻松的多。
一是两个孩子之间互相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二是从外在表现来看两个孩子的性情还是比较匹配的。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切不可升起比较心,同样条件的两个孩子放在一起,大人最容易比较谁好谁差,“别人家的孩子”常常是很多成人小时候的噩梦。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着不一样的时间局,大人得有一双更加清晰透彻的眼睛来看待他们。时刻保持觉察,不轻易评判孩子们。哪怕是好的评判也要斟酌而给,因为还要照顾到另一个孩子的感受。
育儿育儿,说难不难,做到高品质确实不易,在此也鼓励自己坚持成长,向合格家长迈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