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特征
- 明确的目标
- 严密的组织结构
- 严格的组织规范
二:维护纪律方法
- 不断地监视
- 谴责
- 惩罚
三:班级管理的任务
-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 组织好各科任课老师和家长集体
- 落实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 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
四:班级民主管理
- 根据实际制定班级制度
- 执行班级制度
- 班级教学管理(目标和任务)
五:学生在班级中的自理作用
- 树立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 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
- 适度引导放权放手
- 倾听学生的呼声和心声
六:学生自主管理
-
民主成立学生自主管理组织
- 每班民主推荐5名同学,轮流值日,组成学校班级日常自主管理检查小组,组长由各班轮流担当;
- 学期初及时公示“班级自主管理小组名单”,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
-
管理小组运作形式
- 每日两检查:对班级事务检查并做好记录
- 一周一小节
- 一月一公示
- 收到的成效进行量化评比
七:班集体建设三阶段
-
第一阶段:松散的班集体
- 班级成员互相不认识,大都处在新奇而互相观察的阶段,同学之间都是互相试探性地交往,以孤立的个体而存在;
- 班级各个同学没有奋斗方向,没有形成共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师生对班级的目标和活动还没有明确一致的认识和相应的主动行为;
- 骨干核心还没有出现,大多数活动由班主任直接参与决策和指挥
- 班主任需根据本班实际提出明确具体可行的班级管理要求和目标,要指导学生交往,校正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建立集体的规范,完善班集体的组织结构(即班委会),发展班级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班主任最繁忙的时期。
-
第二阶段:合作的班级群体
- 班级中涌现出一批热心为大家服务,主动承担责任的积极分子
- 由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开始发挥核心作用,班级管理由班主任全面主持具体工作转变为班主任指导建议下的班干部的具体管理;
- 大多数学生对班级的发展形成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和意见,班级发展目标、班级的规范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开始建立;
- 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大多数学生初步形成了集体的归属感,班集体的雏形开始形成;
- 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班级的组织领导核心,把一批品学兼优,具有一定领导才能、热心班级事业的同学纳入班级的领导机构,根据实际和班级需要安排班务工作;指导班干部独立主持一些班级活动,培养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
- 班主任还要注意帮助和教育班上的后进生,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以不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并形成良好的班风。
-
第三阶段:班集体
- 班级已经有了自身的奋斗目标,并且这种目标已被同学们接受并北化为个人的目标;
- 形成了坚强的核心和健全的组织机构,班干部各司其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形成,班风变得民主,团结,融洽,此时的学生们不再是一个个被纪律和规则约束的个体,而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班集体成员。
八: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 共同的奋斗目标
- 团结有力的领导集体
- 班委会:班长、团支书、各科课代表、生活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
- 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 健康的舆论导向和优良的班风
- 良好的活动效果
- 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九:班集体的目标建设
- 长期目标
- 中期目标
- 近期目标
十:班级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
- 直线型结构模式:班主任-班长-组长-学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直线管理模式;
- 职能型结构模式:班主任-班长-各种职能管理人员(如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组长-学生,专业化分工;
- 直线职能型结构模式:在班主任的领导下,班级管理氛围两大类,一类是班委会,一类是团支部。
- 班委会:负责班级的常规管理,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 团支部:负责班级团队的组织建设工作,定期地组织同学过好组织生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十一:班干部的选拔
- 有正直公正的品格
- 一定的交往和组织能力
- 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十二:班干部的培养
- 全面关心,热心指导
- 尊重信任,严格要求
- 大胆放手,积极扶植
十三:班风建设工作
-
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
-
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
加强正面教育,树立良好榜样
-
提倡民主型的班主任领导方式
-
充分利用班级舆论阵地
- 班级的墙报
- 黑板报
- 班级标语
- 班会
- 团队活动
-
多种方法和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苗头和情绪
- 观察法
- 谈话法
- 干部会
- 家长会
- 日记
- 周记
- 思想汇报
- 学生涂鸦文字和草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