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我的话起了作用,又或许是母亲离开了她的视线范围,小姑娘不在大哭,安静了下来。
见小姑娘热的不成样子,我便将一楼的房间,空调打开,叫小姑娘在里面先休息一会儿,等她母亲打完电话再慢慢沟通。
于是,安静下来的小姑娘,开始跟我说起她们的家庭情况。
说起来,小姑娘跟我家儿子还是同一年出生的。在说到她们家的经济条件时,小姑娘只是含蓄的说应该还算不错的。但从小姑娘的语气,我能感知到,应该是相当的不错,明显只是不想太过显摆而已。父亲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在家里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母亲则是全职妈妈,长期的相夫教子,让她有着严格的自律性。由于没有自主的经济来源,在老公那里表现的极度顺从,转身便在小姑娘身上寻求更多的存在感。时常给小姑娘施压说,为了伺候小姑娘,她才不能工作,不能挣钱,是小姑娘耗费了她的整个青春。所以,她总希望小姑娘能对她言听计从,同时还要小姑娘承认是她自己的主张。对于这一点,从母女俩的争吵中,我是能感知到的。
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小姑娘说她甚是压抑,感觉自己都快抑郁了。尤其是母亲对她的控制欲,让她特别想逃离那个家庭。所以高考毕业后,她选择了远离家乡的浙江工商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又选择了继续考研。只是遗憾的是,考研没能上岸。于是选择了继续留在浙江上班实习。
可实习不到三个月,母亲不放心她的工作,不远千里,从西北赶来江南。本想带母亲周边走走,领略一下江南风光。不曾想各种意见不合,一路争吵不休,直至在我这儿爆发。
这边小姑娘刚安静下来,那边母亲接完了电话,又回到了大厅,又继续她的强势沟通。小姑娘又咆哮了起来,不断地央求:“我们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行不行?”
接下来母亲的一句话,我倒是听清楚了:“你要我走我自己的,我就失联,让你爸管你要人,看你怎么办?”
听完那话,我不合时宜地接了一句:“你这招怪狠的哈,把你家闺女拿捏的死死的。”
其实,我说那话的本意,原本是想激发起小姑娘的责任心。
可是听了我的话,那位母亲似乎感觉已经占了上风,继续不依不饶,问小姑娘走不走,说小姑娘不走,她就失联。
那一刻,小姑娘好像真的有被那句话给震慑住了,有片刻的没有声息。母亲则作势向门外走去。到了门外,却招手示意我出去。
我走出门去,她嘱咐我叫我继续用她失联的方法,给小姑娘施加压力。我不置可否,只是给她说起了我自己的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