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没有到过电影院了。有两次去是因为热片,发小买了票陪着去了。现在的网络电视丰富,随便打开,在家就能搞定许多片子。
今是周二,下午坐班签到。单位的群里发出了信息,在某电影院门口提前十分钟签到并领票,看电影儿。
哎,多好的事情呀!约上那个相好,一起走进电影院,一边聊天儿,一边看电影儿。电影完了之后,转转街。没怎么这么理解人呐,单位领导太理解人并细致感情了。一边灵魂受着感染,一边舒心地坐在电影院中享受。
金色的秋天里五彩地美着,并变化的心情。
英子坐上车,告某儿下楼。某儿和英子同达一辆车。
那个时间点儿卡的也很好。进了大厅,几个年轻人就在那里等待。一个人负责发票,一个人负责往签到的表格上划勾。之后我们相伴着进入剧场。
是包了一个小厅,整个就是自己单位的人。看着已经坐了一大片的,乘势进去,就坐到了第一排。临近影幕,更过瘾!还无人打搅。
古月同学已经在第一排,他招呼我们了。那就相排着,坐下好了。
影片讲的是自己故乡,大量的污染,煤矿转型之后走向旅游。挖掘历史,历经坎坷奋斗的一段一段感人事情。
还陶醉在片子中了。因为对那个旅游景点比较熟悉,由头到尾仔细的了解了一番,也是蛮上心的。
只是片中的主人公,为人民做事儿的张书记。因为空气的污染而车祸殉职,是不想接受的事实。
整个片子以倒叙展开,把当地的风土人情经典的展示出来。

现在想起来,某些片段还在眼前。
晚上还有一节声韵课,看情况吧。能去去,不能去逃课了。
和英子到了一起,她说上街边和她转街了,看时间的情况定晚上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