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连续读了两本关于心理学的书籍,首先,自己很高兴。因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 把一整本书从头到尾地通读,更别说是两本了,而且还是挺有难度的读,为自己能完成这样的事情感到高兴。这也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情的时候,每天要有目标,并且延着目标循续渐进,这样 ,终有一天可以达成目标。其次,当我将两本书都读完,合在一边,准备写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好像什么都没读过,忘记了,这也提醒我,这样的书,需要我再次回读,并且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
今天来谈谈《非暴力沟通》。首先,我了解了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即留意发生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等。然后说出哪些导致我那样 的感受。最后,提出具体的请求。这在我跟儿子的交流中使用了几次,还是效果比较好的。但现在反观,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时,就会常常忘记,即在保持有意注意的情况下,能使用,但在无意注意的时候就会忘记,比如,昨天班级一个学生上传的作业不清楚,甚至后来直接拍个空的内容,我当时很气愤,直接把这个拍照传到班级群里。现在想想,应该单独发给家长,然后说,这张作业我看不清楚,让我很不开心,因为作业完成的质量低,请重新写完再次上传,我等着孩子的作业。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就是观察。那么生活中我们如何区分观察和评论呢?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将观察与评论区分开,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表达自己评论,比如懒惰,比如愚蠢等,区者是某个人难以沟通……又比如跟爱人争吵时,我们经常会说,你总是这样 ……这个时候,对方听到的就是批评,并反驳我们,从而使沟通难以继续。所以,我们要在语言中 尽量少用总是,从不,经常、很少等语 言。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要素是感受。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可以做四种选择。一是认为自己犯错,二是指责对方,三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最后是用心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可以用我感受……因为我……的表达方式来说。如我今天感到很充实,因为我又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进行了一次整体回顾,脉络似乎清晰了许多。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要素是需要。对于大多数人,个人的成长主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情感的奴隶”“面目可憎”“生活的主人”,这像不像我们的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依附于我们,常常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而做一些事情。渐渐地,到了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关注自己,不想要牺牲自己去迎合别人,开始表达自己的感受,虽然有时候,他们还不能很理智地表达,但这只是时间问题。最后,当他们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时,开始乐于助人,开始帮助别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和惭愧。这也让我想到,这种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外地的成长,更多的应该是内在的成长。我们真的有很多成年人,也许还处在第一个阶段,经常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做出牺牲,认为自己 有义务使他们快乐。就像我一直到现在,可能都有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了使父母开心,家人认可这样一个执念。我们在第三阶段,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如何对自己 的感受负责。
最后一个要素是请求。我记得有一次,我跟儿子发生了不愉快的争论,开始我说了许多你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好……具体忘了,但他只对我说了一句,你到底想让我干什么!我当时一震,是啊!我到底想让他干什么?我到底想要他怎样?有时候,可能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就只知道,他这样做我不满意,达不到你的价值观需求……后来经过反思,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终于把事情说开了,我也很高兴他可以将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 ,我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要多问问到底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人?这也 许就是方向比奔跑更重要吧!当然,我们更要清楚,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不是命令,对方可以不按我们的请求去做。
当然,我们要清楚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们来迎保我们。而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既然是沟通,就不是单方面的,它需要我们学会倾听,倾听他人的感受、需求和请求。这也就是倾听的力量。这样 的倾听也多次发生在我跟儿子的交流中,当我真心在倾听,了解他的感受和需求是,我们的关系也更进一步。
非暴力沟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爱护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对自身的观察,去体会自己感受、需要与请求。从而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进而深入是解我们的行为动机。
关于表达愤怒,非暴力沟通和其他沟通方式也有着显著的区别。在表达愤怒时,我们首先要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然后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体会自己 的需求,然后表达自己 的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求。我想我们通常在愤怒的时候,没有停下来,没有体会,没有感受,而就直接评价和表达了,这也许是我们的愤怒常常将事情推向不好的后果的原因。
非暴力沟通,通过倾听内心的声音,解决内心的冲突,让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最终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让我们的家成为充满爱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