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是个学习刻苦的孩子,想起上中学时的自己,每天天没亮就爬起来学习,每天晚上到宿舍熄灯的时间还不忍心放下书本,总觉得每天把全部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才会心安。所以,我在初三的时候,眼睛近视已经到600度,没有任何休闲娱乐,每天都在逼迫自己坚持和忍受。现在每每回想起来,觉得就这样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时光,真是好可惜!如果重新来一遍,我一定要好好享受花季、雨季的美好时光。
现在回想一下,当时的我,完全不懂学习的方法,一味的把时间都放在课本上,反复阅读、背诵,生怕考试的时候才发现遗漏掉什么细节。小的时候,虽然也觉得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但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直到多年以后我考MBA的时候,才慢慢总结出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真正体会到学习并没有那么痛苦。
《认知天性》这本书给了我正确答案,怎样才能有效学习。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通过大量脑神经科学研究,推导出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我希望能将这些有效学习的方法教给我的孩子,希望他的少年时期能轻松快乐的度过,不再重蹈我的覆辙。
总结来看的话,书中提到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七种,分别是:检索、间隔、穿插、细化、生成、反思、校准。字面上挺难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详细学习。
第一种方法:检索
检索,是指从记忆中检索学问的一种练习,也就是考试。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有两大显著的好处:一是这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二是能阻止遗忘,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
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伊利诺伊州哥伦比亚市的一所中学里,他们安排八年级的学生接受不重要的小测验(同时安排反馈),内容是科学课上的部分知识点,小测验成绩只占3个学分。另一部分知识点不做小测验,但是会安排学生复习3遍。在一个月后的大考时,哪部分知识点会被记得更牢?在那部分考查小测验的知识点,学生们的平均成绩是A-,而在仅复习不做小测验的那部分知识点,学生们的平均成绩是C+。
所以,我们可以“把考试当作一种学习工具”。在复习课本的时候,要不时的停下来,合上书问自己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术语或概念是我没接触过的?我怎么理解这些概念?跟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当然,我们也可以好好利用课本中每章节后面的思考题,向自己提问并把答案写下来。
我记得自己在上学的时候,非常不喜欢每章节后面的思考题,因为我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已经把一整章都复习的滚瓜烂熟了,干嘛还要浪费时间在这些题上。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害怕考试,不管是学校考试还是自测,总觉得这是个测试自己水平的阶段,考的好皆大欢喜,考的不好就特别受挫,因为害怕受挫,所以不想给自己添堵。看了这本书,才明白,我们对于考试的认识应该改一改了,规律的小测试是巩固记忆的好办法。
Tips:回忆新知识的难度越大,收效就越大。犯错不会让你退步,检查答案并纠正错误就好。
第二种方法:间隔
间隔,是指检索之间要有间隔,也就是隔一段时间检索练习一次。有间隔的检索练习会比集中练习产生更强的长期记忆。
为什么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为有效呢?大概是因为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和已知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快速频繁的练习会产生短期记忆,持久记忆则需要花时间进行心理演练以及其他巩固过程,因此有间隔的练习更为有效。出现了一些遗忘后,再检索所学的东西,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这会重新触发巩固过程,进一步强化记忆。
有人挑选38名住院外科实习医生进行了一项研究,这些医生被安排参加有关显微手术的四节小课,内容是如何把细小的血管重新连接起来。每节课都有教学内容,之后是一些实践。半数医生在一天内就上完了全部四节课――正常的在职培训就是这种安排。另外一半医生也上完了同样的四节课,不过每节课之间有一周的间隔时间。在最后一节课结東一个月后,研究人员测验实验对象。无论是在哪个评估环节――完成手术的时间、手部移动的次数,以及重新连接血管的成功率、活鼠主动脉搏动情况――那些每节课之间有一周间隔的医生,其表现都要超越另外一组医生。两组医生之间的表现差异非常明显:一天上完四节课的医生不仅在所有评估环节上的得分都低,而且其中有16%的人损伤了实验白鼠的其他血管,未能完成手术。
那怎么把有间隔的练习当成学习方法使用呢?建立一份自测计划,在每个学习阶段之间都留出一段时间。比如,课本中的新资料需要在第一次接触后隔一两天温习一遍,之后或许只需隔上数天或一周再看一遍即可。你很确信自己掌握了某些资料后,隔月自测就好。在整个学期里,你用新资料考查自己的时候,也要回头检索之前的资料,问问自己先后学习的不同知识有什么关联。如果背诵英语单词,不要去除那些已经正确回答了好几遍的单词,要不停地打乱单词的顺序考查自己,直到你掌握得相当熟练。之后可以把它们放到一边,但是你还要定期复习,频率大概是每月一次。想要记住东西,就必须定期回忆它们。
这让我想起了,考MBA的时候用的一款英语单词记忆APP“墨墨背单词”,“墨墨背单词”有单词复习的功能,而且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呈现出遗忘曲线,量身定制专属于自己的单词复习规划,在每个单词即将到达遗忘临界点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安排进复习模块。另外,还能体现记忆持久度超过90天、60天、30天的词汇量,对自己很有激励效果,还能做到心里有数。
Tips:推迟时间回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能更好地巩固记忆。
第三种方法:穿插
穿插,是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将两件事或多件事穿插在一起时,检索的难度会更大,而且你会觉得收效不佳,但实际上,这样做会让学习效果更持久,而且以后也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一旦你能熟练地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炼出基本原理,也就是“规则”,你就更有希望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里有一个小例子。教两组大学生计算4种少见的几何体的体积(楔体、椭球体、锥球体及半椎体),然后让他们解练习题。一组学生的题目按照问题类型区分(先解四道计算楔体体积的题,再解四道计算椭球体体积的题,以此类推)。另一组学生解同样的练习题,只是题目的类型是混合的(穿插安排的),而不是将同一类型的题放在一起。根据我们在前面讲过的概念,大家应该能猜到结果。在练习中,按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也就是集中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89%,而按混合类型解题的学生,正确率只有60%。但是在一周后的最终测验上,之前练习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只有20%,而进行穿插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63%。把问题的不同类型混搭起来,虽说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有所阻碍,但这种方法让最终测验成绩提高了惊人的215%。
为什么穿插练习的效果更好?把不同类型的问题或样本混合起来学习,可以提高你区别问题类型的能力,辨识出同一类型问题的普遍特点,并且能提高你在今后测验或真实环境中的成功率。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秩序感特别强,喜欢学完一样再学一样,就好像是在完成任务清单,完成一件就可以划掉一件,复习也是这样,完成一章就可以在学习的压力表中划掉一章,感觉自己的压力感在逐渐下降。我是很不喜欢把学习的内容混杂在一起,害怕自己记忆会错乱,学的过程痛苦,结果也不好。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确实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这样的担忧,教师们不喜欢它觉得见效太慢,学生们不喜欢它因为觉得容易导致混淆。但研究清楚的表明,从掌握知识和长期记忆上看,穿插练习远比集中练习的效果好。
在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时,一旦你能明白新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案,但对问题的领悟还比较初级,就要把这类问题分散安排到你的练习规划中。这样你才能用不同类型的问题轮流考自己,并为每种问题检索正确的答案。
同样的观点在《如何学习How To Learn》这本书中也有提及,《纽约时报》科学记者本尼迪克特·凯里在书中提出“交替”的学习方法,与《认知天性》中的“穿插”意思一样,学习时把不同的技巧、概念等穿插到一起来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不但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一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能使我们更彻底地掌握好每一项内容。
Tips:越容易想起,越不容易记住。
第四种方法:细化
细化,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把新的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知关联起来,越是能诠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一种有力的细化方式是:为新资料提供一种比喻或视觉形象。比如,为什么说热空气的湿度比冷空气高,想一想自己的亲身经历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空调机背后会滴水;夏天突然下一场暴雨,闷热的空气就变得凉爽起来。还有,学习热量传递原理也是一样:抱着一杯热可可就可以吸手,这是热传导;冬日的阳光把房间晒得暖暖的,这是热辐射;空调机里冒出的空调冷气让你在炎热中感到一丝凉意,舒服极了,这就是热对流。
另一种细化的方式是:把新知识放到更广泛的情景中。举个例子,你知道的历史故事越多、越详细,你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就越深刻。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历史故事,比如把某个故事与你知道的人类的野心和造化弄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你就能把这个历史故事记得更牢固。同样地,如果要学习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角动量原理,那么把它和你已知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学习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你可以想一想,花样滑冰运动员把胳膊收拢在胸前,旋转起来就会更快。这就涉及角动量原理。
还有一种细化的方式是: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种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心智模型是通过练习,新知和旧知结合成的一个整体,是被牢牢记住并能熟练应用的技能或知识结构。比如,开车时的感知和操控就是个例子,侧方位停车和换档需要观察什么,如何操作。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专长领域进行数千小时的练习,你可以积累大量类似的心智模型,从而保证自己在特定环境下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应对。
华盛顿大学生物学教授玛丽.帕.文德罗斯在她的课上是这样应用“细化”的。每周,文德罗斯要求她的学生用大幅剪贴画的形式描述本周学习到的各种生物系统,视觉化的展示这些系统之间是如何关联的。这些总结有助于学生综合一周的信息,思考系统间是如何联系的。
记得那是我工作以后,跟同事凑热闹一起考中级经济师,那个时候经常加班,没有时间复习,我在考试前一周临时抱佛脚,把教材里每章后面的习题做了一遍,书基本没有看,因为有大学时候的底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勉强通过,可《经济基础知识》得了58分,没及格。没办法,第二年继续努力。第二次我认真多了,提前一个月把书拿出来学习,周末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页一页的开始看书,但是不得不说,记忆力大不如前。正在我苦恼的时候,我先生敲门进来,看见我正在复习“市场供给、需求”,他说“这些东西还用学吗?比如猪肉,如果需求是一定的,但是养猪户产量减少的话,就会引起供不应求,就会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反之,如果猪肉产量提高,但是大家对猪肉的消费能力不变,就会引起猪肉价格下降。”他继续说道:“你不要死记硬背这些理论,把他们套到你熟悉的事情上,就好理解了。”我先生的话启发了我,在后面的复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理论时,我就跟他讨论一下,哪些事件可以解释。整个复习的过程竟然让我觉得很轻松,还挺开心的,因为我感觉用经济学的知识明白了很多身边的事情,经济学没那么可怕。第二次中级经济师的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我考了88分。
Tips:当抽象的事务被形象化时,当事情和个人息息相关时,你就会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
第五种方法:生成
生成,是指在得到答案或解决方案前,尝试回答疑问或解决问题。比如,填空、写总结、自己想出答案而不是从多个选项中选择,这些都是生成性学习。在这种学习中,学习生们进行的是更高层次的思考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提供的知识。
生成性学习效果更好,原因是,当你想方设法寻找答案,从记忆中检索相关知识的时候,在得到答案、填补知识空白之间,你会先强化大脑中这部分空白的检索路径。当努力填补完这部分空白后,你便在头脑中建立起了新知识的联系。当然,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进行的尝试虽然会有失败,但这样做却能刺激你在发现正确答案后对其进行深度处理,为答案的编码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生成也就是试错。
除了前面所说的,填空是一种生成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也是一种生成。比如,你着手完成一项任务,途中遇到了困难,从自己的创造力和知识储备中寻找解决方案。如果有必要,你可以从专家、课本或网上寻求答案。先接触未知的事物,再进行钻研,这样你学会并记住解决方案的概率,就远大于别人教会你现成的东西。
这也就联系到我们该如何利用生成的学习方法。在阅读新的课堂资料时,为了练习生成,你可以尝试提前解释那些你认为会在资料中找到的核心概念,并解释它们会如何同自己的已知知识建立关联,然后阅读资料,判断自己是否正确。由于一开始就付出过努力,你可以更好地发现阅读资料的实质与关联,哪怕与你的设想不一样也没关系。再比如,假设你要数学课上学习不同题目的不同解法,先试着在课前求解这些题目。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物理学院如今要求学生在课前先做题。有些学生认为教授解法是教授的工作,很不高兴,但教授明白只有让学生先和这些题目较较劲,课上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这就好像是我们在培训中经常提到的“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要教会学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所以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我们也特别关注这一点,在讲授知识点之前,通常会抛出案例、视频或者问题,请学员思考和讨论,汇总观点并且写下来、讲出来,之后讲师再把要讲的内容呈现给大家。这样的引导过程当然要比讲师直接讲授的效果更好,学员能够先思考,在大脑中把新知和旧知建立联系,更容易记住,也更有利于培训后去行动。
Tips:解决一个问题总要好过记住一个问题的答案。
第六种方法:反思
反思,是指花几分钟复习最近学过的课程或取得的经验,然后自问: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你想起了其他什么知识或经验?想掌握得更好,需要学什么?为了下次做得更好,要采用哪些策略?
反思涉及我们此前讨论过的数种认知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这里包括检索(回忆最近学到的知识)、细化(例如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以及生成(例如用述核心观点,或是在心里、在行动上演练一下下次可以做哪些不同的事情)。
举例来说,华盛顿大学生物学教授玛丽·帕·文德罗斯每周都会给学生安排一些低权重的作业,让他们写一些“学习小结”。学生要在小结中反思前一周学到了什么,还要描述这些课堂上的知识同课外生活有什么联系。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自学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效果好于花费几个小时看PPT和做笔记。
这是目前课堂上流行一种的反思学习方式,叫“以写促学”,就是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来反思最近一堂课的主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主要观点,并把它们和课上涉及的其他概系起来,联系课外的内容也可以。
近来有一项有意思的研究,专门调查了把“以写促学”当作学习工具的结果。研究人员安排800多名学习心理学导论课程的大学生听了一整个学期的讲座。在某一次讲座中讲述过某个重要概念后,教师要求学生们以写促学,学生们自行就核心观点写出书面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重述概念,并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对概念进行细化。对于同一次讲座中涉及的其他重要概念,教师让学生们通过一组幻灯片进行总结,并让他们花几分钟从幻灯片中一字不差地抄录里面的重要观点与例子。结果如何呢?研究人员在学期中安排考试,用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们对此前学习的重要概念的理解。那些用自己的话写文章的学生,得分要远高于那些只抄录的学生,这证明了单靠接触概念对学习是没有太多帮助的。大概两个月后,研究人员继续安排测验评估记忆效果,把以写促学当作一种反思形式的收效虽然有所下滑,但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还有一个职场上的案例,曾为多位总统做过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迈克.埃伯索尔德通过反思自己的经历进行学习。他说:“手术时会出现很多难题。等晚上回到家后,我就会思考当时发生了什么,以及我能采取什么措施。例如用什么办法可以改进缝合方式?下针应该疏一些还是密些,或者缝合线要靠在一起吗?要是我这样或那样调整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第二天上班后,我会试验下,看看效果是不是更好。即便第二天不做尝试,至少我也把事情想清楚了。这样一来,我不仅重新温习了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或是复习了别人手术时的经验而且还在其中增加了自己的感悟。”正是这种反思让埃伯索尔德尝试了修复后脑静脉窦的新技术,他在头脑中练习过这种技术,也在手术室中实践过这种技术,直到这种技术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本能操作。这样一来,当病人出现突发情况时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反思在成人培训中也经常被用到,复盘就是最经典的一种反思方式。复盘也就是“回头看”,从梳理最初的目标开始,一路剖根问底,探究结果与目标之前差异的根据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反思、经验和体会。复盘既被用在培训中,也被用在日常的工作中,是总结、领悟和提升的过程。
Tips:知识最终将变成条件反射。
第七种方法:校准
校准是比对自己的判断和客观反馈,看看你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从而避免被精通的假象所迷惑。
优秀的判断是一项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技能,需要敏锐地洞察自己的想法与表现。但是,事实上,我们经常做不到,因为我们很容易被错觉和认知偏见所误导,自以为是。这是什么意思?感知假象支配着所有人,比如,把对文章的流利阅读误认为对根本内容的掌握,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简单来说,校准就是用客观的工具消除假象,调整你的判断,使之更好地反映现实。目的是确保你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所以,最重要的是经常使用测验与检索,来验证什么是你真正知道,以及什么是你以为自己知道的。比如,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靠飞行仪器了解自己的感知系统是否被误导,从而确保飞行中的关键因素正确无误,例如飞机是否正在水平状态下飞行。学生用小测验和模拟考试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真正把自测的问题回答出来至关重要。在做模拟题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问题总是会说“我知道”,然后就接着往下看,而没有老老实实地花时间真正写下答案。不写出答案,你就有可能陷入自以为知道的假象,但事实是你很难对其做出一个准确或完整的回答。把模拟试当成真正的测验,检查答案、把精力集中在你不会的地方。
感知假象不只是在学习中,在工作中也存在,相信大家更有体会。有一些员工绩效不高,他并不认为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他首先想到的是不公平,上级没有公平的对待他,同事在故意使绊等等。我们需要有一些工具帮助这些员工进行自我校准,比如,员工行为评议、绩效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进行改进。当然,我们自己也应该正确的看待自己,多向身边人学习,多反思自省。
Tips:实践和测验才能暴露学习漏洞。
学习不只是努力就可以,更要讲究方法,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