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京剧常识:帔和衣(二)

京剧常识:帔和衣(二)

作者: 512song | 来源:发表于2023-01-05 08:09 被阅读0次

除了官衣单独一个部分之外,还有“茶衣”、“快衣”、“英雄衣”等等名目。

“茶衣”是件蓝布制的对襟短衫,齐手处钉有白布水袖,剧中那些堂倌、书僮穿的占多。

“快衣”全身黑色,系素缎所制,样式是紧身、窄袖,尺寸的长短,以齐及臀部为度,在胸、肘下,排满白纽扣,裤亦黑色,这对短打武生的用处较多,如余千、武松、石秀都穿。

“英雄衣”亦称“打衣”,形如紧身短袄,大领、大襟、秃袖,满绣彩花,下加两排淡色绣花网绫。按照老路,上穿英雄衣,下系红彩裤,才显得大派,但后来为了更求美观,有些武生,扮演白玉堂、任堂惠这路穿英雄衣的人物,都是衣裤同色了。

“箭衣”是小领、大襟、紧腰、窄袖,袖口像马蹄,并带纽扣,有素、花、龙三种分别。

“素箭衣”是素黑无绣,前后开叉,公堂戏里的差官,像《失印救火》里的白怀,《四进士》里的丁旦都穿。

“花箭”的形式,和素箭相似,但满身有绣,例如《艳阳楼》里的高登在武打时穿白花箭,《连环套》里的窦尔敦穿紫花箭。

那件“龙箭”,则全身绣龙,帝王、大将穿的居多,《百凉楼》里的朱元璋,就是内穿龙箭,上加马褂的服式。至于大将穿到这件箭衣,如果头上卸去盔帽,那末一定败下阵来,如《铁笼山》里的姜维,《李陵碑》里的杨继业,还须放下“马蹄袖”,用以表示他们的狼狈形象。

相关文章

  • 京剧常识:帔和衣(二)

    除了官衣单独一个部分之外,还有“茶衣”、“快衣”、“英雄衣”等等名目。 “茶衣”是件蓝布制的对襟短衫,齐手处钉有白...

  • 京剧常识:帔和衣(一)

    “帔”是文角常穿的戏衣,它的式样,虽也是大袖、长袍,但有对襟、长领、左右开叉的特点,在四周有龙、凤、鹤、鹿等等刺绣...

  • 京剧常识:跪拜(二)

    讲到一腿跪落,像《四郎探母》里的杨四郎,对杨六郎唱“六贤弟请上受兄拜”就是。再有《宝莲灯》里的刘彦昌,对王桂英说:...

  • 京剧常识:饮酒(二)

    三国戏里的周瑜,经常要请宾客饮酒,老戏《黄鹤楼》、《群英会》等都是。然而那两个宾客(刘备、蒋干)坐在筵席上,都不把...

  • 京剧常识:刀(二)

    “扑刀”是短刀里比较长的一柄刀,它的形式,是刀背厚而刀面宽,和大刀相似,所不同的,乃是短柄。短打武戏里的豪迈角色,...

  • 京剧常识:扇子(二)

    “宫扇”也就是团扇,它的样式,是短的扇柄,圆的扇面,演到戏里的丫环一路角色,用的最多。像《红娘》里的红娘,《游园》...

  • 京剧常识:枪(二)

    至于枪杆上绕有布带的一种,面宽缨密,用到的地方最多,生、旦、净、丑各行角色的手里都可以拿。像《长坂坡》里的赵云,《...

  • 京剧常识:水袖(二)

    以水袖做出各种舞蹈姿势,最初是十分简单的,但是在男角整冠和女角理鬓的时候,稍微吧水袖抖拂几下,不过是“点到”(应景...

  • 京剧常识:褶子(二)

    “素褶”大致有红、古铜、蓝、黑四色,其中红素褶,多数左衬衣用,像《打鼓骂曹》里的曹操穿蟒,《刮骨疗毒》里的关羽披斗...

  • 京剧常识:靠(二)

    画红脸的正面角色,那是要穿到绿靠了,看过三国戏的观众,对于关羽穿绿靠,印象一定比较深,这是一个例子。余如《铁笼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京剧常识:帔和衣(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pw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