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To end all war》观后

《To end all war》观后

作者: 伯涵子弟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19:21 被阅读0次
    image.png

    从他的眼神中,似乎能读到种似有似无的忧心。我无法确切,是奥本海默本人的特质,还是他出于对未来人类世界的担忧。如果是后者,那么现如今的世界,确实令人忧心忡忡。无论是W国的战争,还是J国的刺杀,动荡不安之感始终笼罩着全球。而伴随着经济低迷,更多的焦虑、不确定性将很长一段时间萦绕在空气之中。

    很多年前,就隐约听到或零星读过他的人生简历,甚至读了《乔布斯传》后,还下载过他的传记,但始终没有翻开。细细地考究自己的内心活动,想来也是不愿直视,因原子弹发明而带来的始终存在的不确定性。

    今日看完了《To end all war》(终止战火)这部纪录片后,有种百味杂陈之感袭来,一时间竟仿佛回到了之前的那个时空。曼哈顿计划,是美德之间的一场军事竞赛,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进程,以及现如今我们这代人所处的困境。如果当初德国先研制出来,那么世界格局将完全改变,甚至历史都要重写。事实上,即便德国失败在前, 原子弹的发明也让日本的投降时间大大提前,间接也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境遇。

    原子弹的发明,初衷就是以绝对的力量,去对抗邪恶,让邪恶不敢滋生。但它的天然缺陷是,假如它落入了坏人之手,又或是好人变坏,那又该如何是好?再有,以暴制暴,它天然就有缺陷。

    几年前,戴锦华老师在谈到《敦刻尔克》拍摄的动机时,她曾提及,我们现如今的社会像极了二战前的氛围,所以艺术家们都希望用电影这种方式,提醒大众要注意什么。而今年《奥本海默》的上映,想必又是另外一种潜台词,促使人们思考些什么。

    “我觉得已经太晚了,但是至少,我们现在该开始反省这种‘科学崇拜和技术进步一定会造就人类福祉’的坚信。”
    ——戴锦华

    科学始终在进步,但人类的精神世界却没有丰盛,思想反而陷入贫瘠。要么是寡头强权社会,要么是民粹裹挟精英。冲突、矛盾几乎一触即发。盘旋于城市上空的警报声,不时地提醒我们,其实战争离我们这代人也并不遥远。

    许多年前,奥本海默想凭一己之力,扭转各国对核武器的态度,并防止核扩散。聪明如他,以及当时的地位之高,也未能扼制这种趋势。现如今,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其实更是有限。也许,只有把心态放平,关注每日的小确幸,快乐过好每一天即可。

    总结:在众多不确定的今天,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的这颗心,如如不动,以应对风雨飘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o end all war》观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qa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