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纷纷扰扰全是身外事。我能够站在一定的距离外来看待我的遭遇了。我就是我,遭遇是遭遇。惊浪拍岸,卷起千堆雪。可是,岸仍是岸,它淡然观望着变幻不定的海洋。”
——周国平
和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淡然看世事风云,这真是一种高妙的人生境界。
周国平先生所谈到的岸,在我心中,就是男神苏东坡。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最爱东坡之一笑,“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笑泯千愁啊。当一个人能以自嘲的态度安慰自己的一事无成时,他便真的放下了自己安天下的抱负,回归到自己的内心。
所以,经历过乌台诗案的苏东坡,始终能够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他在家徒四壁的房间内画了一屋的雪景,美其名曰“雪堂”,浪漫的背后是辛酸,悲苦的生活包裹着诗意。
三教九流,都是他的朋友。“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悠悠上下几千年,能夸下如此海口的能有几人呢?让伟岸之躯融入苍茫大地,穿越社会阶层,既从中汲取上进的力量,又广施悲悯,慢慢地,他活成了岸。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人在江湖,同时也要避世,那个夜晚,东坡在与自己对话,终于达成了和解,放下了世间的蝇营狗苟。
他不仅要自己放下,还希望子孙后代永远不要搅入江湖是非之中。为其子取名,曰“苏遁”。遁,逃也。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的“聪明”是什么呢?是坚守着的良好文化修养和道德操守,因为无法跳入染缸中,无法同世界同流合污,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两个仙人,一个是李白,“天仙”;一个是东坡,“地仙”,是融入泥土中的仙人,他是属于广袤大地的,属于民间江湖的,他看得见生活,融得入生活。
岸,伫立在那里。
“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境界。远涉天涯,辗转人间,再次见面,你笑起来,依然像春风一样温暖。
免费开通会员,加入读书会,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