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控家长参与孩子作业不应走极端

管控家长参与孩子作业不应走极端

作者: 仰望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22:42 被阅读0次

        近日,井冈山一家长因未批改作业被老师点名一事再次引发有关"作业乱象"的热议。早在2014年,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行为的意见》,要求学校不得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除北京外,至少还有6省份已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措施。多地将家长批改作业列入"明令禁止"行为;学校给家长布置作业也属于限制或禁止范围。(10月22 日  新京报)

        家长因为未批改作业被老师点名,再次引发有关“作业乱象”的热议,说明学校要求家长参与孩子作业明显超过家长承受能力,对这种过度要求家长参与作业行为必须规范管理,进行必要干预。但是在管控家长参与孩子作业时,应该对此有全面深刻理性的态度,而不是为平息舆情需要出台极端政策。明令禁止“家长批改作业”、“给家长布置作业”就是一种走向极端的管控政策。

        家长关注孩子作业,应该是有着很长历史的。想必很多过来人回忆读书生活,都会留下父母参与作业的美好回忆。那时学校不会给家长布置作业,也不会要求家长评改作业,但是很多家长都会主动去检查孩子作业,也会仿照学校出些题目让孩子去完成以此检测学业效果。比如为孩子背书背定理定义,默写课文听写词语,让学生写篇作文做几个习题,那时家长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不仅是为检查孩子学业,还为了与孩子寻找共同语言,给孩子一份温馨的感情。那时候叛逆性格的孩子不多,体谅父母的孩子不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回到家里,家长主动参与孩子作业中,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那份弥足珍贵的护犊之情。

        后来,一些教师为强化父母责任心,开始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一起来帮助学生完成作业。起初,仅仅是让家长完成一些简单的、需要人监督才能检查出效果的听写、默写、背诵之类作业,应该说,这样要求,家长是非常支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后来有些教师要求家长在学生作业上签字,证明孩子独立完成了作业。虽然这样做让家长多了负担,但却可以促使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无形中培养了一种良好学习习惯。再后来,随着升学压力加大,作业量大增,作业难度加大,教师唯恐学业受到影响,于是剑走偏锋,开始为家长布置作业不再是简单背诵默写,也不是签字佐证,而是直接跟家长布置作业任务,既要监督孩子完成,还要进行批阅。而且很多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很多超越大多数家长认知水平。QQ、微信社交平台的出现为教师向家长布置作业提供了便利,教师交给家长作业任务不仅题量多而且难度系数大,很多家长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查资料,有的即使牺牲大量脑细胞也无法完成。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由此进入极端时代,即使家长私底下认为教师用心良苦,也不会赞同。过度为家长布置作业任务,加重的不仅是家长负担,更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予以必要行政干预是必要的,这种干预是对教育出现的偏差一种修正。

        但是这种干预修正偏差,需要理性全面的思考,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明令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那么学校有些课程的落实就必然要大打折扣。最突出的是道德与法治课与社会实践课,受制于这一禁令,涉及家长作业就只得取消,比如要求家长带孩子去参观,带孩子去社区参加公益活动,带孩子去参加社情民意调查。其他课程的课外拓展,也只能叫停,因为这些拓展作业,很多都是需要家长指导监督才能完成。家长学校、亲子教育等等,都有不少家长的任务,都属于给家长布置作业范畴,也只能叫停。明令禁止家长批改作业,也会带来不少负面效应。教师受禁令约束,只能恳求家长不要在学生作业上检查批改标记,以免触犯禁令;家长远离孩子作业,那份因参与作业带来共同语言从此消失,留下的温情一去不返;家长不再涉及孩子作业,带来的可能是孩子的任性与随心所欲。这些与家校形成合力的教育合拍吗?这样就能够让孩子学业进步吗?

        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在管控家长参与孩子作业问题上,需要明令禁止的是超过限度的作业与超过家长教育实际水平与承受能力的怪题偏题难题,需要明令禁止的是教师一劳永逸的将作业当作包袱无底线甩给家长的惰性行径,需要明令禁止的是为追求高大上不顾学生基础与家庭背景采取一刀切的作业。而对于适度的家长批改作业与布置家长作业不仅不宜禁止还要鼓励,前提是不带强迫而要自愿。家长能够完成值得肯定,家长不完成也不要责怪,一切交给家长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控家长参与孩子作业不应走极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muz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