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自己活成一束光》之哀怨的防御。
哀怨,《心灵面具》一书中的定义,不停地抱怨,没有看到自己愿望中幼稚的特性,受到照顾。一心想让别人为他的生命负责。
宋老师翻译:
1、自己是个巨婴,婴儿嘛,是没有办法独立生活的,自己对生活有期待,但是,自己又不做,让别人做,别人没有满足或者没有回应他,就怨恨他。
2、哀怨的人,有深深的自卑感,被抛弃感,受害者情结。认为自己不行,所以,才要靠别人。
3、享受忧愁的日子,这种日子会让他轻松/开心,上瘾。
4、为了让她的哀怨成立,所以她会先让自己委屈,为了让自己委屈成立,不惜重构现实(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撒谎),所以抱怨负能量的人,说出来的话,请你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轻信,哀怨的人说出来的话,基本偏离客观现实。
一般哀怨的人,是不能生活自理的,或者是不能情感自理的。他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别人,如果别人没有给到她所期望的,她就委屈了,就会怨恨别人。她习惯了这种哀怨忧愁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让她轻松,充实,甚至会让她上瘾。我们看到哀怨的人,表面上看着她天天抱怨,你替她发愁,不需要,她很喜欢这种日子,因为哀怨就是这类人的底层逻辑,她必须活在哀怨里,她才充实。如果你帮助她把问题解决了,没有烦恼了,她才会真的烦恼呢。因为抱怨本身就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抱怨是可以上瘾的。
不要轻信一个哀怨的人的话,大多都偏离客观事实。相反,一个正能量的,没有受害者情结的人,说出来的话,更贴近客观事实。
工作中,当来访者是一个哀怨委屈的人,我会更多关注她的情绪,而对她说的话,我基本上不会采信,因为,如果我采信了,就会被她带偏了。我一旦被带偏,那我接下来给她的任何建议都可能有害于她,因为基于这个虚假的事实之下的任何判断都是错误的。所以,我一定会还原客观现实,客观事实还原了,我就知道你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了,接下来,我就有基本的判断了。
再者,不要听来访者的结论,让她说事,不要听她的结论,我能从那个事情里面,去找到互相矛盾的地方,然后,再给她还原客观现实。所以,在咨询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还原事实真相上面。
哀怨之一:妈妈在孩子面前总是抱怨爸爸不干农活。(事实上,爸爸是个手艺人,需要走街串巷,在外面奔波,挣钱)妈妈看不到爸爸对家的贡献,只是强调自己的辛苦,不容易。于是,孩子在妈妈的哀怨中长大,真的就认为妈妈不容易,爸爸不管家,这样虚假的事实下,孩子建立了错误的三观。
哀怨之二:妈妈抱怨爸爸窝囊,没本事,赚钱少。家里这种抛投露面的事情,都得靠我。都因为他顶不起来,所以,咱们家才被人欺负的。片面的在孩子面前夸大爸爸的缺点,而隐瞒了爸爸的优点,导致孩子对自己的父亲既看不起又仇恨。这样的孩子三观能正吗?心理能健康吗?因为孩子没有还原事实的能力,所以,抚养人对孩子说的话,很容易误导孩子成长。
客观现实是,人的能力没有十全十美的,通常好脾气的人没能力,有能力的人没有好脾气,通常是这样哈,不绝对啊,当然也有既有能力又好脾气的人,只是很少。还有一部分人,既没有能力又没有好脾气,这样的人也是少数。爸爸窝囊,老实,但是爸爸好脾气啊,爸爸不善言辞,木讷,但是,爸爸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这个家奉献啊。难道爸爸对妈妈的谦让,对孩子的耐心,对家务的承担,这个不是贡献吗?这个贡献能仅仅用金钱去衡量吗?不能用金钱衡量,所以,你不能因为爸爸收入少,就否定了爸爸对这个家的价值。
哀怨之三:妈妈抱怨爸爸偏心,抱怨爸爸对奶奶好过对自己。客观事实是,爸爸对自己的母亲好,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好,恰恰说明爸爸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通常这样的好 男人,家庭责任感很强,他对于自己的婚姻 ,对自己的家,自己的日子,也愿意承担和奉献。但是,有些妈妈希望自己的丈夫只为自己的小家负责,不为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负责,她希望自己的丈夫只爱自己和孩子,比爱他的母亲和手足,妻子抱着一个争夺、自私和占有的目的来到婚姻里。那么,就把一个优秀的、有爱的好男人,在自己孩子面前描述成了对家庭没有责任、不顾家的、、不付出的,偏心外人的爸爸。颠倒是否黑白,误导孩子,给孩子带来灾难性的伤害,培养了孩子自私、争夺的负面品质,让孩子很难发展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哀怨之四:妈妈抱怨爸爸不陪她,不陪伴孩子,不着家。客观事实是,爸爸在外面忙着赚钱养家。妻子一般花这个丈夫辛苦赚来的钱,一边抱怨着丈夫不陪她。对丈夫的辛苦视而不见。
丈夫可能不仅仅是干个活赚钱养家,男人在做事业的时候,可能需要经营一些人际关系,在经营这些关系的时候,势必会影响他的业余时间,所以,就没有太多时间待在家里做家务陪老婆陪孩子。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么赚钱养家,要么在家做家务陪老婆孩子,人总有所长所短,顾此失彼的时候,但是,很多哀怨的母亲她不这么看问题,她总喜欢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受害者,总是把自己丈夫描述成一个施害者,她总是在这种你很坏,我好可怜的关系里,她感觉舒服,其实这就是她内心想要的。一般人可能感觉很奇怪,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需求呢?这个跟什么有关系呢?
哀怨之五:妈妈抱怨丧偶式育儿。客观事实是,大多数情况下,妈妈不认同爸爸的育儿观,不允许爸爸用自己的方式去跟孩子相处;第二种情况是妈妈跟孩子结盟,共同去敌对爸爸,在孩子面前说很多爸爸的不对不好,在孩子那里拉仇恨,导致孩子跟爸爸的敌对。然后,爸爸一看无法跟孩子相处,所以,就想算了吧,就躲了。这个时候,妈妈又抱怨丧偶式育儿。第三种情况是妈妈情绪不好。爸爸见惹不起就躲了。只要跟妈妈在很多生活中有了碰撞或者吵架,妈妈嘴太能说,爸爸吵不过,就躲了,造成丧偶式育儿。
夫妻之间肯定不是一方的问题,肯定是双方都有问题,不然,问题有也不会发展到如此痛苦的程度。
为什么有些人一定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受害者,一个不值得被爱的,被嫌弃的人,然后,又把身边的人描述成一个坏人,伤害她的人,欺负她的人呢?她非要把夫妻关系搞成这种关系,她才感觉“舒服”,这种关系是她的舒适区。为什么呢?第一种情况:可能她的母亲就是这样哀怨的人,她就是在母亲的哀怨中长大的,她被输注的生命的初始状态就是这种哀怨的状态。她习得了妈妈的哀怨。第二种情况,可能她的抚养人从小就不爱她,嫌弃她 ,伤害她,她从小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她从小跟抚养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长大后我们跟别人的关系。这个叫做内化到外化。先把她跟抚养人的关系先内化成自己跟自己的关系,抚养人不喜欢她,慢慢地她也不喜欢自己,然后,成年后,她又外化成她跟别人的关系,她认为别人不喜欢她,伤害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心理过程。我们跟抚养人的关系,最终会变成我跟这个世界的关系。
正确的做法:
采用哀怨防御机制的人,是小孩,情绪时委屈、怨恨。
唯一的办法就是成长:
1、通过处理童年创伤,实现个人成长。哀怨的人就是巨婴,长不大,所以,首先要先长大。通过处理创伤,一岁一岁地长大,等你长大了,你是一个成年人了,你再也不是瘫坐在地上哇哇直哭的婴儿了,你自己的生命可以自己负责了,你想要什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了,任何人不对你负有任何责任,你也没有资格去指责任何人,去抱怨任何人,尤其是不能在自己的孩子那里拉仇恨,因为你在拉仇恨的过程中,就把这种精神病性的防御传给了你的孩子。往往心中爱越多的人,心理越健康。越正能量。心理的恨和委屈越多的人,心理越不健康。所以,我们要多在孩子心中植入爱,不要在孩子的心里植入仇恨和恐惧。那样的话,你会将自己的孩子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自己的事情自己办。
3、自己办不了的,拿价值去交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