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解决问题是能力强,但是如果你提问的深度更是能提现你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我用一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会用55分钟来想我是否提对了问题”。
有些人遇到提问,就会逃避,而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递进是处理。
比如:书读不过来了?
有的人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一笑而过,放弃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是一个爱深度思考的人,他的思路就会完全不一样。他会这样来思考:
1:为什么书读不过来?
答:因为方法不对,且知识太多。
2:为什么知识太多?
答:因为筛选不够,也因为专业细分和知识爆炸。
3:为什么非要学完这些知识?
答:其实也不一定要学完,只要学到其中有用的就好了,有些领域有人懂,问人就好了。
4:怎么才能判断哪些是学了有用的知识?
答:最高效率、最妥善解决了你的问题的。
5:你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对你这么重要?
答:这往往涉及个人价值观的层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问题。
6:人为什么要解决问题?
答:……
你能明显地看到,越是往下,思考越深入——当回答1、2的时候,大部分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和策略,比如说“××读书法”“××书单”来解决。
当回答3、4的时候,思考就变成了系统和判断标准;如果你继续追问5、6,就会发现你逐渐进入了价值观和哲学层面。
这是一个How(怎么做)——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的过程。
这是一个递进式,更深入的来处理遇到的这个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有深度,不会让自己只从表面上看问题,这样详细的深入下去,说不定你还会发现新大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