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小青琴,一名大学生创业者,我和我的两个小伙伴开了江西第一家樊登书店示范店——三个女孩的书店。这是我在简书上写的第236篇文章,继日更227篇中断后重拾的第9篇日更,谢谢你关注并花时间阅读。
有一次在书店,遇到一位顾客,径直走向我们吧台,气势汹汹地向我们的工作人员下命令,“给我倒杯水。”这句话里夹杂的傲慢情绪,秒速传达到了我们所有人身上,大家都觉得十分不适,然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很强,觉得不舒服但还是马上给她倒了杯水,对方夺过水就走,连句谢谢都没有。
我不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是用这种暴力的沟通方式,我想她肯定也很痛苦。我也有生气的时候,就算冲别人发泄,不仅对方觉得难受,我自己也十分难受,这份难受不会因为发泄了愤怒而减轻。
我们只是痛苦接一杯热水的时间,而她却痛苦在每一次说话伤人的时候。她言行里的火药味,容易激起别人的反击情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她可以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她的请求,我们很愿意为她倒上一杯水,或许她能从陌生人的友好那里有一丝安慰。而当她把其他地方的气撒到无辜的人身上,她得到的是陌生人给予的情绪反击,她并不会因此好过多少,反而让自己更陷入情绪的泥淖。
一段对话,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场,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我希望更多人了解一下非暴力沟通,学会合理表达排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寻找和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用痛苦的方式给彼此带来伤害。
非暴力沟通是既表达自己,又关爱他人的表达方式。所有的负面情绪可以说出来,所有的请求可以提出来,不带评判,也不带偏见。
推崇非暴力沟通,结合学习和持久的实践,有几个原因。
第一,伤人的不是言语,是背后的情感和评判。
“给我倒杯水”这样的话,我们也经常说,可是我们都是带着请求和谢意,而不是把这当做理所当然的命令。情绪这东西,是掩盖不住的。哪怕言语里不透露,眼神里行为里也会流露,接收者非常清晰这其中滋味,会给予施予者反击。
有时候可能言语里没有情绪,但是因为陈述方式不对,会勾起当事人内心的勾子,他也会因此觉得你在针对他。
比如,“你总是迟到。”对方就会回击,“什么叫总是?我这周才迟到三次,别人迟到四次怎么不说呢?”
事实不容易让人引起反击情绪,说事实也能帮助我们过滤掉情绪,让语言更符合第三人称的公正视角。
第二,比发泄情绪更重要的,是满足背后的需求。
为什么会有不良情绪?根源是有一个需求未被满足。如果需求不被满足,表面的情绪再发泄,心里的坑会催生更多情绪。
就像小孩子生气,又哭又闹又摔东西,他不会听你的哄骗,也不会被你的恐吓吓到,当你实现了他哭闹背后的需求,他马上就会停下来。
当遇到情绪时,追问情绪从何而来,挖掘背后不满的需求。解决需求,情绪自然就解除。
第三,说出来别人才知道你要什么。
很多人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地推脱提示,这导致钢铁直男直女们get不到重点,为后面更大的战役埋下了祸根。
有时候连自己要什么都不清楚,更何况是另一个独自的灵魂呢?
相对应的非暴力沟通步骤就是:描述事实——表达感受——说出原因——提出请求。
记得有一次晚上写东西,室友外放音乐太吵,正好当时写不出来,整颗心都异常烦躁,差点就想把气往室友身上撒了。那一刻幸好意识到自己生气了,再追问自己为何生气,发现是因为觉得自己不被室友理解,明明知道我在写作还不安静。我就算对她生气又怎样,她可能闹得更厉害,我应该告诉她我的感受和需求。我于是按照这四步,告诉她我看到了什么,我的感受是多么烦躁,我需要安静的环境,能不能带上耳机呢。她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也很轻松地去写作。
如果没有学习非暴力沟通,那可能就是一场恶战了,最后对谁都不好,我也会因为伤害她而难过。
再加上今天看的新闻,一男子撞学龄前儿童,5死19伤,不是酒驾也不是吸毒,而是最近和妻子关系不好。他的情绪来自他的家庭,他应该和他妻子非暴力沟通,然而他把气撒在孩子上,试问他做完这些真的开心吗?他因此刑事拘留,还祸害了那么多家庭!
情绪管理是每个人的必修,自己为自己的情绪买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身先士卒,不求影响多少人,我们不给社会添乱即可。用稳定的情绪,走向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