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东往浅游散记——两个垓下

东往浅游散记——两个垓下

作者: 荆郢豪客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08:59 被阅读0次

      游过亳州后,下一站淮安。决定稍稍弯点路,去垓下看看。

      垓下这个地方太重要了。世界中国如今有汉族这个族别名号,都是拜这地儿发生的楚汉终局之战结果所赐。否则,也许现在世界上会是一个楚族在,而且中国地面现在活着的也很多很多都是另外一些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历史的产物。漫长历史人族遗传链条中,任何一个节点的不同,都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续结果。

      所以,垓下,基本顺道,去下。

      查找导航,发现有两个垓下。一个叫“垓下古战场遗址”,一个叫“垓下遗址”。有些莫名其妙。

      先看到过不少来自“垓下古战场遗址”的照片,其中塑立者似乎是项羽,很是威武。可见,至今人们还在同情项羽,觉得项羽英雄。其实,念在自己有幸在世的份儿上,人们还是认同刘邦英雄的好。

      便决定去“垓下遗址”,看看有什么不同。

      当循着导航而出现的是越来越多乡村陋路时,便觉得大势不妙。经验表明,路况好坏,与人文景观的等级高下有着必然的关联。

      果然,到了地方一看,所谓“垓下遗址”,居然就是一块石碑,一片田野,再无其他。

      没有展馆和文物展示就算了,连片言介绍文字都没有,这垓下,遗址什么?

      感觉被忽悠了。

      没改去“垓下古战场遗址”。两处距离并不远,一刻钟车程而已。不去的原因,前面说过。此时又多了一个:迫切想把这两个地方各自的定位和互相的关系弄清楚。否则,不管看哪个地方,只能还是一头雾水。

      于是,朝田野空无一人一馆徒有一碑的“遗址”,挥手“拜拜”。

就是一块石碑,一片田野

      回来查了一些资料,得出下面的说法,也不知准不准确。

      垓下古战场遗址”也好,“垓下遗址”也好,根据学者考古研究,应该都属于楚汉时垓下的范围。“垓下古战场遗址”这边,田地里出土有那时的兵器残存,迹象更多显示战场所在;“垓下遗址”这边,有古城垣遗迹,更多显示城池所在。

      如果看地图,不难发现,如果排除河道变迁的因素,战场遗址东边有条大河,地图上标为“沱河”,很容易让人想到这就是项羽兵败后不愿渡过的乌江,尽管学者专家考据的乌江可能另有所在。而“垓下遗址”那边,往东就没有可以假定为乌江的大河了。

      以上,是否就是有一个垓下叫古战场的依据?

      假如古战场是真的,那么,它和那个“垓下遗址”又是什么关系?

      既然这个“垓下遗址”有古城垣遗迹,是不是它曾为项羽楚军的一个重要后勤基站?楚汉决战时,项羽由此倾城而出渡乌江决战,意图重演破釜沉舟故事,结果兵败,遂“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

      那么,更接近历史真相的,恐怕还不是“无颜”而不回渡的问题了,而是回去再到彭城楚都路途遥遥,后面的垓下已空城再无兵源粮草补给,项羽孤身一骑,断无活路,只有一死了之。

      都是后人猜测而已,包括这两个“垓下”。毕竟,已经过去两千二百多年了。

      现在,这两个垓下分属两个县,命名用有无“古战场”三个字区别,既避免了两处标志和争同一个地方的尴尬,又都有了垓下的拥有权,这样和谐共存的范式挺有意思。

      我倒觉得不如两地携起手来,就按“战场”和“城池”各自打造和关联,把两个垓下统筹起来共同发展,岂不更好?也免得有类似我这样被忽悠的情况再发生。

相关文章

  • 东往浅游散记——两个垓下

    游过亳州后,下一站淮安。决定稍稍弯点路,去垓下看看。 垓下这个地方太重要了。世界中国如今有汉族这个族别...

  • 东往浅游散记——淮安不小

    到淮安后,越来越强烈的感觉是,这个地方该来,来得值,以前对淮安确实是太不了解了,太多先入为主的错误印象了。 ...

  • 东往浅游散记——淮安近人

    近代淮安有两个有名气的文化人,一个叫周信芳,一个叫郎静山。周信芳是戏剧大师,郎静山是摄影大师。两个人住得很近...

  • 东往浅游散记——亳州华佗

    行走在亳州街上,看到一座塑像,一下提醒了我: 三国的时候,除了曹操,亳州还出过另一个有名的人物。但如今...

  • 东往浅游散记——亳州曹操

    游过鹿邑,即往曹操故里亳州。有曹操祖父曹腾及曹操其他族亲墓在,亳州系曹操故里,学界同声定论。不象老子故里,还...

  • 东往浅游散记——岳西印象

    游岳西一日并宿一晚,看瀑布逛公园泡温泉,感觉不错。 瀑布,号称“大别山彩虹瀑布”。大约有20丈高下,宽...

  • 续东往浅游散记——西津渡

    从北固山下来,便去西津渡。因通联长江和运河,镇江是古代水运交通的要津。历史上,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

  • 续东往浅游散记——桃花潭

    1260多年前,一段友情,被写入一首诗。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

  • 东往浅游散记——淮安古人(二)

    淮安明代出过两个人,一个叫吴承恩,一个叫沈坤。 吴承恩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

  • 东往浅游散记——淮安古人(一)

    淮安古代还是出过一些名人的。古时,这地儿不叫淮安,而是叫“淮阴”。也叫过“楚州”等一些别的地名。但叫得更久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往浅游散记——两个垓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ak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