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李笑来老师分享了文章《不一样的世界》,提出了“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的概念。在此之前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这个问题,比如使用一款护肤品,除非皮肤发红过敏,否则我很难感受出用完后皮肤有什么变化;比如学习一项新技能,很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我给这种现象下的定义是“五感比较迟钝,不敏锐”。之所以定义为“五感”,是因为感受各种事物都是由五官来完成的。
我所能想到的应对方法是:1、更多地去尝试新鲜事物;2、放慢速度,更多地去感受自己在体验时当下的各种变化。比如情绪状态,比如身体状态。
而李笑来老师的分享,大程度上与我的方法是一致的,但又稍稍有所区别:比如同样也是“慢”的方法,但是用“慢”的速度去看电影或看书,去捕捉“正常”或“快速”的速度下捕捉不到的东西。和我的方法区别在于我强调的是主观的、内在的“个人感受”;而李笑来老师强调的是容易被忽略了的,但客观存在的外在事实。
再比如同样是尝试各式各样的事情(项目),我的目的是发现更多不曾尝试过、新鲜的事情,以此刺激“五感”;而李笑来老师的目的是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判断机会,积累更多的“记录”,反复地调用和训练自己“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这里涉及到李老师提出的另外一个更为具体可执行的方式是“记录”——连续重复一件事情并作好记录,一段时间之后回顾以前的记录并将当下和记录进行比较,感受其中的细微差异,并且周而复始。
两厢对比不难看出我的方法更注重于“内在感受”,而李老师的方法更注重于捕捉“客观存在(变化)”。尝试两种方法的结合,进行刻意训练,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网友评论